|
中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行业产品进口韧性评估
沈国兵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3):
96-113.
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5.03.009
美国供应链重塑下中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问题变得凸显。构建行业产品进口多元化指数,使用BEC产品分类的上中下游产品类别与HS2017统计下2018年和2022年中国HS6分位产品月度进口相匹配的数据,评估中国进口供给端上中下游行业产品的韧性和脆弱性,研究表明:(1)中国在上游初级中间消费品、上游一般加工中间消费品进口上不存在产供链中断风险,而在高技术上游产品的杂项化学产品等上存在进口脆弱性。(2)中国在中游特定加工中间消费品的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等上存在进口脆弱性,在中游一般总固定资本形成品进口上不存在产供链中断风险,在中游特定总固定资本形成品的便携式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重量>15吨飞机等上存在进口脆弱性。同时,中国在高技术中游产品的有机和无机化合物、便携式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重量>15吨飞机等上存在进口脆弱性。(3)中国在下游初级非耐用和耐用最终消费品、下游加工非耐用和耐用最终消费品进口上不存在产供链中断风险,而在高技术下游产品的疫苗、便携式自动数据处理设备上存在进口脆弱性。为了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增强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一方面需要聚焦化学行业短板产品进行自主研发生产,实现部分进口替代,另一方面需要大力拓展这些短板产品的进口多元化,以缓解进口中断风险;同时,需要聚焦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便携式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小型飞机的自主研发生产,拓展这些产品进口多元化;另外,需要在疫苗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上加大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投入和企业的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