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Vol. 51 ›› Issue (3): 21-27.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5.03.004
袁俊杰,韦璇
YUAN Jun-jie, WEI Xuan
摘要: 广西是我国南方主要的岩溶地区,也是著名的古人类化石产地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起陆续发现了著名的柳江人化石、麒麟山人化石等;进入新千年以来,又发现了扶绥南山洞晚期智人化石、百色田东么会洞早期人类化石以及崇左木榄山智人化石。这些珍贵化石的发现推动了东亚地区早期人类进化和现代人起源问题的研究。近年来的古人类学研究,除了传统形态学研究之外还加入了现代科技手段(如CT扫描),新研究方法的运用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有利于发现珍稀古人类化石所蕴藏的科学信息。
中图分类号:
[1] 贾兰坡,吴汝康.广西来宾麒麟山人类头骨化石[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59,1(1):16-18. [2] 吴汝康.广西柳江发现的人类化石[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59,1(3):97-104. [3] 蒋远金.柳州白莲洞[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469. [4] 蒋廷瑜,彭书琳.广西古人类的发现与研究[J].史前研究,1984(2):26-33. [5] [日]二宫淳一郎.中国南部广西的古人类[J].何英德,廖国一,译.南方文物,1998(2):101-107. [6] 王頠.二十世纪广西古人类学研究综述[J].广西地质,2000,13(3):27-32. [7] 李仲均.我国古籍中记载岩溶(喀斯特)洞穴史略[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3,11(2):201-205. [8] Teilhard de Chardin,P. C.C.Yong, W.C.Pei et al.On the Cenozoic formations of Kwangsi and Kwangtung[J]. Bull. Geol. Soc. China, 1935,14:179-205. [9] 裴文中.柳城巨猿洞的发掘和广西其他山洞的探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12-16. [10] 梁钊韬,李见贤.马坝人发现地点的调查及人类头骨化石的初步观察[J].中山大学学报,1959(1,2):136-146. [11] 金昌柱,潘文石,张颖奇,等.广西崇左江州木榄山智人洞古人类遗址及其地质时代[J].科学通报,2009,54(19):2848-2856. [12] 王頠,莫进尤.广西扶绥南山洞新发现的人类化石和蒙古野驴化石——末次冰期华南气候变化的哺乳动物化石新证据[J].人类学学报,2004,23(2):130-137. [13] 王頠,R.Potts,侯亚梅,等. 广西布兵盆地么会洞新发现的早更新世人类化石[J].科学通报,2005,50(17):1879-1883. [14] Huang W.P., Ciochon R.L. Gu Y.M.,et al.Early Homo and Associated artifacts fromAsia[J]. Nature,1995,378(16):275-278. [15] 韩德芬.广西大新黑洞哺乳动物化石[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82,20(1):58-64. [16] 金昌柱,秦大公,潘文石,等.广西崇左三合大洞新发现的巨猿动物群及其性质[J].科学通报,2009,54(6):765-773. [17] W.Liu, C.Z.Jin, Y.Q.Zhang,et al.Human remains from Zhirendong, South China, and modern human emergence in East Asia[J]. PNAS, 2010, 107(45): 19201-19206. [18] Shang H., Tong H., Zhang S., et al.An early modern human from Tianyuan Cave, Zhoukoudian,China[J]. PNAS,2007,104: 6575-6578. [19] 刘武,金昌柱,吴新智.广西崇左木榄山智人洞10万年前早期现代人化石的发现与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2011(1):11-14. [20] 吴秀杰,Lynne A. Schepartz. CT技术在古人类学上的应用及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9,19(3):257-265. [21] 吴秀杰.化石人类脑演化研究概况[J].人类学学报,2003,22(3):249-255. [22] 吴秀杰,刘武,C.Norton. 颅内模—人类脑演化研究的直接证据及研究状况[J].自然科学进展,2007,17(6):707-715. [23] 李天元,艾美利,廖美炎.郧县人头骨化石三维复原的初步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4,23(增刊):12-21. [24] 刘武,吴秀杰,李海军.柳江人身体大小和形状——体重、身体比例及相对脑量的分析[J].人类学学报,2007,26(4):295-304. [25] 吴秀杰,刘武,董为,等.柳江人头骨化石的CT扫描与脑形态特征[J].科学通报,2008,53(13):1570-1575. [26] 夏洛特·罗伯茨,基斯·曼彻斯特.疾病考古学[M].张桦,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1-24. [27] 吴秀杰,金昌柱,蔡演军,等.广西崇左智人洞早期现代人龋病及牙槽骨异常研究[J].人类学学报,2013,32(3):293-301. [28] White T.D., Asfaw B., DeGusta D., et al. Pleistocene Homo sapiens from Middle Awash,Ethiopia[J]. Nature,2003,423:742-747. [29] McDougall I., Brown F., Fleagle J. Stratigraphic placement and age of modern humans from Kibish, Ethiopia[J]. Nature,2005,433:733-736. [30] Shen Guanjun, Wang Wei, Wang Qian et al.U-Series dating of Liujiang hominid site in Guangxi,Southern China[J].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002,43:817-829. [31] 刘武,吴秀杰,汪良. 柳江人头骨形态特征及柳江人演化的一些问题[J].人类学学报,2006,25(3):177-194. [32] 刘武.更新世晚期人类演化及现代人群形成研究的一些问题[J]. 自然科学进展,2006,16(7):789-796. [33] 刘武.追寻人类的足迹[J].科学世界,2006(3):13-26. [34] Darren Curnoe, Ji Xueping, Andy I.R.Herries,et al. Human Remains from the Pleistocene-Holocene Transition ofSouthwest China Suggest a Complex Evolutionary History for East Asians[J]. PLoS One,2012,7(3):1-28. |
[1] | 凃耀军.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刻的信仰契约特性、社会治理功能及其启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5): 21-27. |
[2] | 谭培文, 吴全兰. 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问题研究——以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2): 24-30. |
[3] | 陈炜, 高翔. 广西北部湾地区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6): 64-70. |
[4] | 王德明. 论《挹苏楼同人诗钞》——“广西历代文学总集研究”之一[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4): 73-77. |
[5] | 杜海军. 广西石刻在我国文献史上的独特贡献——广西石刻研究之八[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6): 1-5. |
[6] | 徐莉. 广西幼儿园课程百年之演进[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5): 152-159. |
[7] | 郭曦. 产业融合视阈下广西茧丝绸产业发展问题探析——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引发的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4): 15-19. |
[8] | 黄松,李燕林.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质公园建设及特色旅游开发探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2): 1-8.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