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60 ›› Issue (4): 9-17.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4.04.002
王敏光, 金雨
WANG Min-guang, JIN Yu
摘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立足新时代“两个大局”的大背景之下,把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新文化篇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两个结合”为依托,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以“守正创新”的革新思想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创新方针,以“存而不忘亡”的忧患意识和“文明以止”的人文精神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发展目标,以“和而不同”“厚德载物”的共生精神提出“深化文明互鉴”的文化交融途径,使得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而更具特色。
中图分类号: G120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2]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3(17):4-11. [3] 礼记[M].陈澔,注.金晓东,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4] 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21:299. [5] 朱熹.朱子全书(第6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6]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 [7] 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 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N].人民日报,2014-10-14(1). [8]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9] 王学斌.文明演进、文化自觉与道路抉择——于发轫处考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J].孔子研究,2022(5):5-15. [10]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 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求是,2020(1):4-13. [12]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3]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7-12-27(1). [14]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5] 尚书[M].钱宗武,解读.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 [16] 吴兢.贞观政要[M].骈宇骞,译.北京:中华书局,2016. [17]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破邪论[M].王珏,褚宏霞,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20. [18]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12-15(2). [19] 冯天瑜,聂长顺.三十个关键词的文化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20] 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1] 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J].文艺研究,1999(1):6-9. [22]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23] 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N].人民日报,2023-10-09(1). [24]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J].求是,2019(9):4-10. [25] 习近平.同心协力共迎挑战谱写亚太合作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11-18(2). [26] 周礼[M].钱兴奇,谢秉洪,王华宝,译注.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9:15. [27] 国语[M].陈桐生,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 [28] 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9] 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N].人民日报,2014-06-29(2). [30] 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人民日报,2017-01-20(2). [31] 付文军.“资本创造文化”论题的学理阐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10-19.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