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60 ›› Issue (3): 20-31.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4.03.003
王佃利, 王文婷
WANG Dian-li, WANG Wen-ting
摘要: 公共服务作为保障国家和社会良好运行的物质载体,逐渐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基础。面对人民群众需求层次提升的现实要求和推进治理现代化的时代使命,公共服务被赋予新的内涵和要求。而这种变化的具体要求和表现以及由此对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带来的挑战,并没有在当前的研究中得到充分讨论。新时期公共服务现代化的要求在于实现服务配置的公平正义、服务供给的可持续性和服务供需的有效匹配。因此,有必要基于公共服务在内容体系、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变化,结合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过程,构建理解治理现代化下公共服务发展要求的分析框架,重新思考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提出公共服务的空间路径、财政路径和技术路径。一是科学配置有限的资源,优化空间功能与设施布局,重构公共服务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秩序,以空间资源配置回应空间正义。二是明晰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的责权关系和角色,完善层级政府间的财政制度设计,以财政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打造数字化的公共服务场景,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公共服务需求识别和反馈机制,以技术赋能实现供需有效匹配。
中图分类号: D630
[1] 马亮.四位一体的国家治理——制度优势何以转化为治理效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1):1-12. [2] 唐皇凤.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1-11. [3] [美]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M].宋全喜,任睿,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4] 钱振明.新时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基于均衡性和可及性的考察[J].中国行政管理,2023(10):54-61. [5] 陈振明.公共服务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6] 王佃利,万筠.走向均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中国城市公共服务变革40年[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 [7] 姜晓萍,吴宝家.人民至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历程、成就与经验[J].管理世界,2022(10):56-70. [8]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9] 原光,曹现强.获得感提升导向下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政策逻辑、关系模型与评价维度[J].理论探讨,2018(6):50-55. [10] [法]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M].竺乾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1] 付冷冷.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改革的价值追求及实现策略——基于公共价值管理的视角[J].东岳论丛,2018(12):116-123. [12] 王佃利,邢玉立.空间正义与邻避冲突的化解——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J].理论探讨,2016(5):138-143. [13] 曹现强,张福磊.空间正义:形成、内涵及意义[J].城市发展研究,2011(4):125-129. [14] [法]狄骥.公法的变迁[M].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15] 王震.共同富裕目标下促进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问题[J].经济纵横,2023(2):73-82. [16] Bradshaw J.The concept of social need[J].New society,1972,496:640-643. [17] 夏志强,付亚南.公共服务的“基本问题”论争[J].社会科学研究,2021(6):19-29. [18] 颜昌武,杨怡宁.什么是空间治理?[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20-31. [19] 苏曦凌,毛果.公共服务的可及性是如何提升的?——基于广州市老年教育服务改革(2018-2020年)的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22(7):95-101. [20] 李锦峰.公共服务供给空间布局的基层创变——以上海浦东新区“家门口”服务体系为例[J].理论与改革,2022(2):112-122,151. [21] 李德国,陈振明.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内涵、实践瓶颈与构建策略[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3):148-155,160. [22] 闫坤,黄潇.中国式分权、财政纵向失衡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研究[J].经济学动态,2022(12):37-50. [23] 党秀云,彭晓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探析[J].行政论坛,2018(2):50-55. [24] 马骏.中国公共预算改革:理性化与民主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25] 吴岩.公共服务供给何以精准:基于财政治理的视角[J].税收经济研究,2022(5):88-95. [26] 苏曦凌.公共服务助推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J].政治学研究,2023(3):106-115,171. [27] 岳红举.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与改革策略[J].当代财经,2019(5):37-46. [28] 傅才武,刘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背后的体制溯源——以文化惠民工程为中心的调查[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47-59. [29] 袁方成,周韦龙.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县域城乡融合的动力机制及其逻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6):49-59. [30] 王佃利,徐静冉.公共服务可及性何以激活基层治理效能?[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3(6):48-56. [31] [美]玛丽贝尔·洛佩兹.指尖上的场景革命:打造移动终端的极致体验感[M].平宏伟,龚倩,徐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2] 付建军.城市基层公共服务数字化供给的内在张力与调适路径——基于场景视角的讨论[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3(6):60-71. [33] 周铭扬,严鑫,缪律,等.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基本内涵、动力因素与实现方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3(2):55-62,78. [34] 王玉龙,王佃利.需求识别、数据治理与精准供给——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之道[J].学术论坛,2018(2):147-154. [35] 万筠,王佃利.走向均衡与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中国城市公共服务40年[J].城市治理研究,2019(1):11-30. |
[1] | 颜昌武, 杨怡宁. 什么是空间治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1): 20-31. |
[2] | 王欢明, 刘梦凡. 基层党建何以引领公共服务合作生产以促进城市社区更新?——以老旧小区电梯加装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8(6): 26-42. |
[3] | 史传林, 温瑜. 制度距离视角下超大城市城郊村公共服务失灵及治理——以广州市D村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6): 33-44. |
[4] | 王思琦, 王永杰. 公共服务满意度中的“期望失验”:一项调查实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5): 45-61. |
[5] | 胡重明. 破解公共服务供给失衡困局的项目制路径——基于浙江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政策的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1): 30-41. |
[6] | 岳雪莲,李昌. 新型城镇化下西部城市流动人口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探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5): 196-200.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