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2022, Vol. 58 ›› Issue (3): 11-22.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2.03.002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WANG Dian-li, SUN Yan
CLC Number:
[1] 王思斌. 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与社会工作的促进作用[J].社会工作,2020(2):3-9+108. [2] 胡小君. 民主协商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价值、实践与路径分析[J]. 河南社会科学, 2020(9): 25-31. [3] 李永娜, 袁校卫. 新时代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构逻辑与实现路径[J]. 云南社会科学, 2020(1): 18-23. [4] 徐顽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系统审视与构建路径[J].求索,2020(1):161-170. [5] 郁建兴. 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建设路径[J]. 公共管理评论, 2019(3): 59-65. [6] 曹海军,鲍操. 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新时代社区治理制度化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J]. 理论探讨, 2020(1): 12-18. [7] 王佃利, 孙妍. 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与城市街道的“嵌入式”改革——以青岛市街道办改革为例[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0(5): 47-57. [8] 成伯清. 市域社会治理:取向与路径[J]. 南京社会科学, 2019 (11): 10-16. [9] 蔡静诚, 熊琳. “营造”社会治理共同体——空间视角下的社区营造研究[J]. 社会主义研究, 2020(4): 103-110. [10] 舒晓虎. 社区共同体的空间建构:一个分析框架[J]. 学习与实践, 2017(12): 90-97. [11] 张海鹏.中国城乡关系演变70年:从分割到融合[J].中国农村经济,2019(3):2-18. [12] 年猛. 中国城乡关系演变历程、融合障碍与支持政策[J]. 经济学家, 2020(8): 70-79. [13] 蔡昉.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8(6):99-110+207. [14] 张勇, 何艳玲. 论城市社区治理的空间面向[J]. 新视野, 2017(4): 84-91. [15] 何绍辉. 治理单元重构与城市社区治理质量[J]. 思想战线, 2020(5): 119-126. [16] 侣传振.单元规模、治理成本与乡村治理结构转型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28-35+60. [17] 王佃利,邢玉立.空间正义与邻避冲突的化解——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视角[J].理论探讨,2016(5):138-143. [18] 包亚明. 现代性与空间生产[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9] 王佃利,王玉龙,黄晴,等. 古城更新:空间生产视角下的城市振兴[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41-43. [20] 张克俊,杜婵. 从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到城乡融合发展:继承与升华[J]. 农村经济, 2019(11):19-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