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Vol. 56 ›› Issue (2): 135-144.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0.02.012
• 人文评论 • 上一篇
石运宝, 张鑫
SHI Yun-bao, ZHANG Xin
摘要: 关于人工智能的心智问题,学界存在两种基本观点分歧:数字乌托邦主义者认为机器心智基本可以产生,技术怀疑主义者则认为不会产生强人工心智。这两种观点各自存在偏颇。就对策而言,我们应当以“现实的人”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以“现实的人”的“实践”作为发展人工智能的参照,以人的“感性”中合理的部分作为基础引导人工智能心智的良序发展。我们从“现实的人”的视角对人工智能心智进行三个方面的反思,主张将历史、社会、机器与人多方面的动态发展一并纳入考量中,为人工智能心智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出路。
中图分类号:
[1] 麦克斯·泰格马克.生命3.0[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8. [2] Penrose R. Shadows of the Mind[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 约翰·R. 塞尔.意向性:论心灵哲学[M].刘叶涛,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5] 博登.逃出中文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28.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Anderson M, Anderson S, Armen C. Towards machine ethics: Implementing two action-based ethical theories.[C]//Anderson M, Anderson S, Armen C. Machine Ethics: Papers from the AAAI Fall Symposium, Technical Report FS-05-06. Menlo Park, CA: AAAI Press, 2005. [8] 康德.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8. [9]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0] R.米什拉.马克思理论中的技术和社会结构——探索性的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1980(1):.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