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Vol. 56 ›› Issue (2): 11-22.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0.02.002

• 政治·法律与社会 • 上一篇    下一篇

什么是技术治理?

颜昌武, 杨郑媛   

  1.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32
  • 收稿日期:2019-12-14 发布日期:2020-04-20
  • 作者简介:颜昌武(1974-),男,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行政学理论、基层治理研究;杨郑媛(1996-),女,湖北宜昌人,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行政学的发展及其话语体系建构研究”(18BZZ066);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项目(2016GZYB32)

What is Technology Governance?

YAN Chang-wu, YANG Zheng-yuan   

  1.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 Received:2019-12-14 Published:2020-04-20

摘要: 技术治理是一个“被使用”远胜于“被理解”的术语。要理解技术治理,就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技术。技术是一种具有自主性的工具,其内核是一种知识、一种理性化的人类智识的成果;其外延包括工程意义上的“硬”工具和社会意义上的“软”工具。技术治理包含四重蕴涵:作为治理对象的技术治理、作为治理手段的技术治理、作为治理机制的技术治理和作为治理理念的技术治理。公共行政与技术治理有着诸多耦合之处,两者都以技术理性为根基。公共行政最初是作为一种治理手段出现的,后衍生出作为治理机制的技术治理,但其内核是一种作为治理理念的技术治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治理实践呈现一种由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的转型,主要表征为一种作为治理机制的技术治理。

关键词: 技术, 技术治理, 公共行政

Abstract: “Technology governance” is a term that is “being used” rather than “being understood”. To understand it, we should first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technology?” Technology is an autonomous tool, and its core is a kind of knowledge, a kind of rational human intellectual achievement. Its extension includes “hard” tools in engineering sense and “soft” tools in social sense. The term bears four implications: an object, a means, a mechanism, and a concept, of governance. And it has much in common with 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both take technical rationality as their basis. The latter appeared initially as a means of governance, and later from it derived "technology governance" as a mechanism of governance, but its core remains technological as a governance concep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governance practice has undergone a transformation from overall control to technology governance, featuring mainly technically.

Key words: technology, technology governa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中图分类号: 

  • D035-3
[1] 刘秀秀.新时代国家治理中技术治理的双重维度及其出路[J].行政管理改革,2019(5):65-70.
[2] 颜昌武.行政国家:一个基本概念的生成及其蕴涵[J].公共行政评论,2018(3):120-136.
[3] [法]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M].杨起,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4] [德]拉普.技术哲学导论[M].刘武,等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5] Jacques Ellul. The Technological Society[M]. NY: Alfred A. Knopf, 1964,p.x.
[6] WIPO. Licensing Guide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R]. Geneva: WIPO, 1977,p.28.
[7]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 王伯鲁.技术究竟是什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9] 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 [美]阿瑟.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M].曹东溟,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11] [美]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12]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3] [美]麦克莱伦第三,多恩.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M].王鸣阳,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14] [法]让-伊夫·戈菲.技术哲学[M].董茂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5] 姜海波.马克思《哲学的贫困》研究读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16] [美]温纳.自主性技术[M].杨海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7] John Galbratith.The New Industrial State[M].NY: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1968.
[18] 何亮.盘点2018年十大数据泄露事件[J].计算机与网络,2019(2):56-57.
[19] 张丙宣.技术治理的两幅面孔[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7(9):27-32.
[20] 解胜利,吴理财.从“嵌入-吸纳”到“界权-治理”:中国技术治理的逻辑嬗变——以项目制和清单制为例的总体考察[J].电子政务,2019(12):95-107.
[21] 渠敬东.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J]. 中国社会科学,2012(5):113-130.
[22] 石亚军,王琴.完善清单制:科学规范中的技术治理[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8(6):55-63.
[23] [德]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M].王凌云,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4] 刘永谋.技术治理的逻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6(6):118-127.
[25] [美]怀特,亚当斯.公共行政研究:对理论与实践的反思[M].刘亚平,高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6] Woodrow, W. 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 [J].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887,2(2):197-222.
[27] [美]吉瑞赛特.公共组织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演进[M].李丹,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8] [德]韦伯.经济与社会(下)[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9] Merton, R. Bureaucratic Structure and Personality [J]. Social Forces, 1940,18(4):560-568.
[30] [澳]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彭和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1] [美]沃尔多.行政国家:美国公共行政的政治理论研究[M].颜昌武,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32] [英]培根.新大西岛[M].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3]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6):104-127.
[34] 颜昌武,杨华杰.以“迹”为“绩”:痕迹管理如何演变为痕迹主义[J].探索与争鸣,2019(11):111-121.
[35] 杜月.制图术:国家治理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社会学研究,2017(5):192-217.
[36] 王绍光. 新技术革命与国家理论[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5):93-100.
[37] 涂子沛.大数据:正在到来的数据革命[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8] 金燕.这是一场“用户端”改革[N].中国改革报,2019-01-16.
[1] 陈靓影, 王广帅, 刘俐俐, 刘乐元. 人机交互技术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教育干预中的应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3): 111-119.
[2] 韩志明, 雷叶飞. 技术治理的“变”与“常”——以南京市栖霞区“掌上云社区”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2): 23-33.
[3] 马亮. 公务员的信息技术能力与数字政府建设:中国城市的调查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2): 34-44.
[4] 袁方成, 李思航. 技术治理的风险及其演化逻辑——以农村精准扶贫为分析对象[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2): 45-61.
[5] 张丙宣, 任哲. 数字技术驱动的乡村治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2): 62-72.
[6] 吴晓林. 技术赋能与科层规制——技术治理中的政治逻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2): 73-81.
[7] 刘建华, 刘欣怡. 大数据技术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机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1): 113-120.
[8] 全斌. 技术生存视域下研究生教育资助的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6): 122-128.
[9] 陆丹梅. 利用社会性软件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策略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6): 137-14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柳谦. “公民”或“大众人”?——古典公民观的现代启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5): 66 -72 .
[2] 刘梦颖. 爱沙尼亚露天博物馆及其乡土建筑保护的模式与经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4): 88 -95 .
[3] 谢龙华. 小学阶段农民工子女学习品质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3): 143 -148 .
[4] 徐乐乐. 乡村少年的文化认同危机及教育策略——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87 -93 .
[5] 管爱花, 王升臻. 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大数据相关关系的哲学反思——基于思想与行为的因果关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1): 55 -60 .
[6] 韩博文. 考虑实时需求的需求响应式公交调度方法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37(3): 9 -20 .
[7] 刘济明,童炳丽,李丽霞,何绪,陈敬忠,黄小龙. 麻疯树雌雄花分化对4种外源激素的响应[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37(3): 148 -155 .
[8] 夏庆波.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的“完整性”问题及其修正:一个宗教批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4): 49 -57 .
[9] 袁伟彦. 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效应:内涵、方法与研究框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6): 63 -73 .
[10] 余欣欣,张月,郑雪. 乐观对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6): 83 -90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