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Vol. 51 ›› Issue (6): 63-67.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5.06.011
曾楠1,2
ZENG Nan1, 2
摘要: 制度基础、政绩基础、理念基础是政治认同的三大基础与来源,其中制度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关键。制度认同即公民在对制度性资源的肯认基础上生发的政治归属感与政治情感。审视政治认同的制度基础构建,得出权力制约序列与权利转化序列的构建、政治输入与政治输出双向机制的构建、国家权威与社会自主互动的构建是政治认同获得的制度性支撑,亦是政治认同的制度基础。
中图分类号:
[1]福柯.福柯集[M].杜小真,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2][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4]高鹏程.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从斯宾诺莎、边沁到霍菲尔德[J].北方论丛,2007(6). [5]法学教材编辑部.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6][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M].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8][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 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9]龙太江,王邦佐.经济增长与合法性的“政绩困局” [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10][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11]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2.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王素玲,等. 关系、限度、制度: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政治权威合法性论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 [14]毛寿龙.政治社会学:民主制度的政治社会基础[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15][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16]列宁.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17][英]罗杰·斯克拉顿.保守主义的含义[M].王皖强,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8]曾楠.图式转换: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形塑的逻辑运思[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
[1] | 李坤凤. 内在驱动·实践强化·信仰提升 ——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三重机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1): 56-60.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