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Vol. 55 ›› Issue (3): 64-69.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9.03.008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马克思公共性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探析

张翠, 刘玉娟   

  1. 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054
  • 收稿日期:2018-11-28 出版日期:2019-05-25 发布日期:2019-07-12
  • 作者简介:张翠(1973- ),女,四川郫县人,重庆理工大学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基金资助: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思想的‘中国逻辑’研究”(18XKS019);教育部项目“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的当代公共性问题研究”(14YJA720013);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空间正义视阈下重庆城市治理研究”(2017YBMK03)

An Analysis of th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Public Thought

ZHANG Cui, LIU Yu-juan   

  1. College of Marx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ngqing 400054, China
  • Received:2018-11-28 Online:2019-05-25 Published:2019-07-12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公共性思想都深切关怀人类共同利益与命运,都以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公共性问题为旨趣,二者在理论追求和解决现实问题上具有相通性。马克思公共性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资源与理论基础。其中,人与社会的公共性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存在论基础;超越国家界限的公共利益为其提供共识基础与价值诉求;“自由人联合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方向,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旨归。

关键词: 马克思, 公共性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

Abstract: Both the concept of‘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nd Marx’s publicity thought share similarities in theoretical pursuit and in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as they are each concerned about the common interests and destiny of human beings and they all aim at solving the public problems among human society. Marx’s publicity thought provides the ideological resources and theoretical fodder for the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To be more specific, the publicity of human and society provides the existential basis for the latter; the public interest beyond national boundaries provides the consensus foundation and value demand for it; and ‘the community of freeman’ provides the guideline and thus is the practical purpose of the latter.

Key words: Marx, public thought,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中图分类号: 

  • B27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9(02).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 庄穆,吴美川.马克思公共性思想视阈下“一带一路”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7):110-117.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付泽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与时代品格——以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为视角[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7(1):15-19.
[1] 王雨辰. 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反思[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4): 1-9.
[2] 谭培文, 谌尧. 辩证认识资本的文明作用及当代价值[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3): 1-9.
[3] 包大为. 新民主主义论的当代性及其实践条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2): 1-10.
[4] 章衎.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资本概念的矛盾特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1): 11-19.
[5] 潘柳燕.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论创新的三维审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6): 1-10.
[6] 王卫华. 超越资本逻辑的“三条路径”之哲学审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5): 42-52.
[7] 杨兴凤. 马克思的时间范畴谱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4): 21-27.
[8] 曲轩.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美好生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2): 37-43.
[9] 李晔, 苗青. 马克思伦理思想与道德相对主义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33-40.
[10] 陈水勇. 论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48-52.
[11] 陈洪江, 刘虹. 习近平人民观研析——“人民”术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5): 41-46.
[12] 张明. 图绘实践概念的中国之旅:从马克思到毛泽东[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5): 47-53.
[13] 杨金海. 国外学界《共产党宣言》百年评价史述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22-30.
[14] 瞿久淞, 靳书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2-47.
[15] 钟瑞添, 李旭华. 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6): 1-1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陈延斌, 王伟. 传统家礼文献整理、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评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 -10 .
[2] 李冰, 陈姝瑾. 《郑氏家仪》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1 -17 .
[3] 朱莉涛. 《茗洲吴氏家典》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8 -24 .
[4] 张乾元, 朱倩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1 -36 .
[5] 潘瑾菁. 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7 -41 .
[6] 邓世平. 乡村振兴:习近平对毛泽东农村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8 -54 .
[7] 李潇. 完善我国人格权立法的再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55 -60 .
[8] 温锁林. 汉语中的非量化名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67 -75 .
[9] 贾君芳, 何洪峰. 终点类介词的发展及其语义多义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81 -88 .
[10] 于天昱. 反问句在话语进程中的作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96 -102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