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Vol. 53 ›› Issue (5): 122-128.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7.05.018
• 教育研究 • 上一篇
徐莉1, 牛琴琴2
XU Li1, NIU Qin-qin2
摘要: 男女两性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正视两性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按照教育的目标和理想的、具体的健康人格标准主动塑造每一个个体健康完整的性别心理特征并不意味着陷入了生物决定论,也不意味着否定了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更不是封建教育的回流。相反,只有重视因性施教的当代范式——性别敏感范式才能实现教育起点、过程、结果三个层面的公平。
中图分类号:
[1] 陈文华,白朝霞.因性施教与女性教育[J].山东教育科研,1997(7). [2] 代建军.基于教育智慧生成的教育批判[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6). [3] 吕静.男女差异的真相[J].中国新闻周刊,2011(4). [4] [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 章乐.现代教育与恐惧制造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 李小江.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8] 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J].中国社会科学,2003(4). [9] [美]玛格丽特·米德.性别与气质[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10]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4. [11] 徐莉,石林红.社会性别视角下俐侎人的育儿习俗[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12] 张占斌,蒋建农.毛泽东选集大辞典[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 [13] 章梦瀚.性别平等教育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2. [14] 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6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5] 史亚娟,华国栋.论差异教学与教育公平[J].教育研究,2007(1). [16] 邓银城.论教育过程公平与学生的差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11.) [17] 徐莉.反贫困的性别分析:基于少数民族山区贫困女性生计资源的调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18] 周小李,杜时忠.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育传统及其超越[J].教育研究,2008(10). [19] 王润平.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中的文化传承问题[D].吉林: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04. [20] 陈娅.阿特米西亚与朱迪斯——对一位女性艺术家人格构建的解读[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0. [21] 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2] 欧群慧.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傣族女童教育——以孟波镇中学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23] [美]詹妮特·A.克莱妮. 女权主义哲学:问题,理论和应用[M].李燕,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24] 史静寰.现代西方女性主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7):5-10. [25] 郭璟.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教师性别社会化与职业发展[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3. [26] (美) 安妮·莫伊尔,(英)杰塞尔.脑内乾坤:大脑也有性别[M].洪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7] 盖尔·鲁宾.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C]//王政,杜芳琴.社会性别选择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8] 丁学玲.走向性别敏感教育——简·罗兰·马丁的教育哲学思想述评[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4. [29] 谭少玉.基于性别差异的技校男生班英语教学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
[1] | 王卓玉, 曹杰颖. 大学语文教师使用微信辅助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1): 95-102. |
[2] | 潘芳, 张会兵. 学分制背景下学生专业课程选择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1): 110-116. |
[3] | 林任风,彭晓媛. 汉语国际教育游戏需求调查与分析——以初级阶段文化教学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5): 160-164. |
[4] | 王晓艳,邹丹杰,谷传华. 基于互联网的心理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以主题为基本线索[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4): 120-125.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