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Vol. 54 ›› Issue (1): 76-83.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8.01.013
潘悟云1, 王奕桦2, 葛佳琦3
PAN Wu-yun1, WANG Yi-hua2, GE Jia-qi3
摘要: 通过韩语的有关历史音变,提出辨认韩语中汉语上古借词的若干方法,并通过“丝”、“麦”、“力”、“臿”等借词例子,探索中韩两国的古代文化交流。同时,文章还通过历史比较,以同源词“土地”为例,论证汉语与韩语的发生学关系。
中图分类号:
[1] 刘沛霖.韩汉大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刘昌惇.李朝语辞典[M].首尔:韩国延世大学校出版社,1964. [3] 葛玛丽(Annemarie von Gabain).Alttürkische Grammatik [M].German,Leipzig:Otto Harrassowitz,1950;耿世民(译),呼格吉勒图(审校).古代突厥语语法[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8. [4] 耿世民,魏萃一.古代突厥语语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8. [5] 崔奉焕,等.朝中词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平壤:朝鲜外国文图书出版社,1998. [6] 鲍培(Поппе, Николай Николаевич).阿尔泰语比较语法[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 [7] 侯玲文.上古汉语朝鲜语对应词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8] 崔鹤根.国语方言研究[M].首尔:明文堂,1991. [9] 崔鹤根.韩国方言辞典[M].首尔:明文堂,1990. [10] 奥德里库尔.越南语声调的起源[G]//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第7集).冯蒸,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86. [11] 劳费尔(Laufer, Berthold).Sino-Iranica [M].USA,Chicago: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1919. [12] 蒲立本(Pulleyblank, Edwin George).上古汉语的辅音系统[M].潘悟云,徐文堪,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 [13] 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腊语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4] 裘锡圭.甲骨文所见的商代农业[J].殷都学刊(增刊),1985(2). [15] 毕谦琦.胡墼考[J].语言研究,2012(2). [16] 梁敏,张均如.侗台语族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7] 王辅世,毛宗武.苗瑶语古音构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8] 全镕德.扶余考[C].//潘悟云,陆丙甫.东方语言学(第二期).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9] 张铁山.回鹘文献语言的结构及特点[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20] 曹中屏.古朝鲜开国神话考[C]//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韩国学论文集(第8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
[1] | 霍巍. 神兽西来:丝绸之路上的天马和翼兽[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1): 103-112. |
[2] | 吴安其. 《论语》中的假借[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5): 100-106. |
[3] | 贺圣达. 17—18世纪的荷兰-印尼-中国贸易与多元文化交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4): 6-14.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