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Vol. 51 ›› Issue (4): 6-14.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5.04.002

• 中国南疆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专题 • 上一篇    下一篇

17—18世纪的荷兰-印尼-中国贸易与多元文化交流

贺圣达   

  1.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昆明650034
  • 收稿日期:2015-04-25 出版日期:2015-07-10 发布日期:2018-12-18
  • 作者简介:贺圣达(1948-),男,上海市人,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副会长。

The Triangle Trade and the Pluralistic Cultural Exchange Among Holland, Indonesia and China in the 17—18th Centuries

HE Sheng-da   

  1. Academy of Yunnan Social Sciences, Kunming 650034, China
  • Received:2015-04-25 Online:2015-07-10 Published:2018-12-18

摘要: 欧亚新航线在16世纪开辟以后,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延伸到了西欧,给东西方贸易与多元文化交流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内容。在17—18世纪的东西方贸易与多元文化交流中,欧洲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立足印尼的爪哇尤其是巴达维亚(雅加达)与中国开展贸易,巴达维亚(雅加达)在17—18世纪的荷兰—印尼—中国贸易与多元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贸易承载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开启了荷兰—印尼—中国贸易与多元文化交流尤其是荷兰与中国之间文化交流的进程。17世纪到18世纪上半叶,荷兰人在促进中国与西欧的物质文化交流、把大量茶叶和瓷器输入西欧、影响西欧人的社会生活以及介绍当时的中国国情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交往性质和方式的局限以及制度、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差异与隔阂,当时荷兰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精神文化的交流相当有限,尽管荷兰人对中国已有比较多的了解,荷兰在文化上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国度。

关键词: 17—18世纪, 荷兰, 印尼, 中国, 贸易, 多元文化交流

Abstract: Since the Europe-Asia Sea Route had been opened up, the traditional Maritime Silk Road extended to Western Europe, which brought new energy and contents to the East-West trade and pluralistic cultural exchange.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business and pluralistic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from 17th to 18th century, Holland, an emerging capitalist country, played a special and important role, one important aspect of which was that Holland took 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 as a base located in Java, Indonesia, and conducted trade with China, especially Batavia,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promoting the multicultural exchange among Holland, Java (Indonesia) and China. The Dutch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exporting a great amount of Chinese tea and porcelain, forming the Maritime Tea-Porcelain Road, which influenced the social life of the Dutch and the Europeans and introducing China from 17th century to the first half of 18th century; on the other hand,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Holland and China had its limitation,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spirit cultural; as a result, there were lots of differences in the system, culture, language between Holland and China. Although the Dutch had large amount of knowledge of China, the Dutch culture was unfamiliar to China.

Key words: Holland China, Cultural exchange, 17—18 Century

中图分类号: 

  • D819
[1] [英]M.M.波斯坦.剑桥欧洲经济史:第5卷[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410.
[2] [美]唐纳德·F.拉赫,埃德温·J.范·克雷. 欧洲形成中的亚洲:第三卷第一册(上)[M].许玉军,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7.
[3] [荷]包乐史. 中荷交往史[M].庄国土,程绍刚,译.(荷兰)路口店出版社,1989.
[4] [美]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M].赵轶峰,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
[5] [美]唐纳德·F.拉赫,埃德温·J.范·克雷.欧洲形成中的亚洲:第三卷第三册[M].许玉军,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17.
[6] 李学民,黄昆章.印尼华侨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25.
[7] [美]罗兹·墨菲. 东亚史[M].林震,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333.
[8] 何绍斌.越界与想象——晚清新教传教士译介史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48-54.
[9] 吴盂雪, 曾丽雅.明代欧洲汉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10] 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1] 托比·马斯格雷夫,威尔·马斯格雷夫.改变世界的植物[M].董晓黎,译.太原:希望出版社,2005:118.
[12] [美]威廉·乌克斯. 茶叶全书[M].侬佳 ,刘涛, 姜海蒂,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13] [英]S.A.M.艾兹赫德.世界历史中的中国[M]. 姜智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4] [英]安格斯·麦迪森. 世界经济千年史[M].伍晓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38.
[15] 李德霞.1 7世纪上半叶东亚海域的商业竞争[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09.
[16] 李庆新. 海上丝绸之路(英文版)[M].William W. Wang,译.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71.
[17] 程庸.国风西行——中国艺术品影响欧洲三百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8] 叶文程.中国古外销瓷研究论文集[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8:69.
[19] 李金明.海外交通与文化交流[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06:212.
[20] [美]卫思韩.清朝与荷兰的关系,1662—1690[M]//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清史译丛. 杜承骏,译.济南:齐鲁书社,2011.
[21] (清)王大海,姚楠.海岛逸志校注[M].香港:学津书店,1992:5-6.
[1] 王雨辰. 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反思[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4): 1-9.
[2] 贺东航, 贾秀飞. 作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的“政治势能”——贺东航教授访谈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4): 10-18.
[3] 汤学兵, 张岩. 基于DPSIR模型的中国省际环境质量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4): 60-83.
[4] 于学强. 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与西方监察专员制度的对照检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3): 10-18.
[5] 李文钊. 行动者中心制度主义:探究政策过程中的互动效应[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3): 19-42.
[6] 包大为. 新民主主义论的当代性及其实践条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2): 1-10.
[7] 徐晓东,乔志. 环南海区域内贸易现状及其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启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6): 74-82.
[8] 张瑞, 张忠祥. 论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2): 57-63.
[9] 王瑜.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民国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1): 68-77.
[10] 陈洪江, 刘虹. 习近平人民观研析——“人民”术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5): 41-46.
[11] 周良书, 郭文杰. 中共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与经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25-30.
[12] 张乾元, 朱倩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1-36.
[13] 瞿久淞, 靳书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2-47.
[14] 李晓乐. 新中国国家治理模式嬗变的历史逻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1): 43-48.
[15] 钟瑞添, 李旭华. 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6): 1-1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陈延斌, 王伟. 传统家礼文献整理、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评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 -10 .
[2] 李冰, 陈姝瑾. 《郑氏家仪》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1 -17 .
[3] 朱莉涛. 《茗洲吴氏家典》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8 -24 .
[4] 周良书, 郭文杰. 中共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与经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25 -30 .
[5] 张乾元, 朱倩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1 -36 .
[6] 潘瑾菁. 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7 -41 .
[7] 瞿久淞, 靳书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2 -47 .
[8] 邓世平. 乡村振兴:习近平对毛泽东农村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8 -54 .
[9] 李潇. 完善我国人格权立法的再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55 -60 .
[10] 赛铮. 论保险公司破产是偏颇性清偿行为撤销之例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61 -66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