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60 ›› Issue (5): 66-75.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4.05.006
董艳, 吴楠, 夏亮亮
DONG Yan, WU Nan, XIA Liang-liang
摘要: STEM教育现已成为培养学习者科技创新能力的国际共识。国际STEM教育一类中心落地上海,肯定了我国STEM教育取得的成绩,提振了本土STEM教育未来发展的信心。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开展STEM教育实践受制于师资不足问题的影响,师资问题是分科教育发展惯性造成的“系统性短缺”与人力资本勾勒不清造成的“结构性短缺”的结合体。当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成为新时期教育的主旋律,STEM教育具有“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创新人才”的价值支点。STEM教师群体基本盘初步建立,教师立足自身的能力迁移实现了STEM教师数量的提升,院校助推的教学模式与评价研究促进了STEM教师能力的提升。随着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对教育全要素的重塑,组织、人力治理与数智技术的融合将共同实现STEM教育的新质发展。为此,有关部门要开展STEM教育生态评价,助推发展规划落地;构建STEM教师胜任模型,促进专职教师成长;建设STEM教育数字资源,探索人机双师模式。
中图分类号: G521
[1] 余胜泉,胡翔. 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 开放教育研究, 2015(4): 13-22. [2] 李艳燕,董笑男,李新,等. STEM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0(2): 48-55, 72. [3] 傅骞,刘鹏飞. 从验证到创造——中小学STEM教育应用模式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4): 71-78, 105. [4] 王卓玉,樊瑞净.中学STEM教师的TPCK知识结构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05-111. [5] 陈凯,夏晶,陈悦. 《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的文本挖掘[J]. 基础教育, 2019(3): 25-38. [6] 易志刚. 我国STEM教育现状及本土化发展对策[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0(23): 5-6. [7] 胡卫平,首新,陈勇刚. 中小学STEAM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实践[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4): 31-39, 134. [8] 高威,袁梅,郑浩. 整合视角下的STEM课程建设——以北京市中小学为例[J]. 基础教育, 2019(4): 13-23. [9] 曾丽颖,任平,曾本友. STEAM教师跨学科集成培养策略与螺旋式发展之路[J]. 电化教育研究, 2019(3): 42-47. [10] 李春密,王硕. STEM教师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以中、美、英、德为例[J]. 教师教育研究, 2018(4): 122-128. [11] 陈思含,亓建芸,赵可云. 省域视角下中小学学生STEM教育现状调研[J]. 数字教育, 2021(5): 60-68. [12] 王素.《2017年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解读[J].现代教育,2017(7):4-7. [13] 胡卫平. 聚焦必备特征: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J]. 中国教育学刊, 2022(10): 7-11. [14] 李俊堂. 跨向“深层治理”——义务教育新课标中“跨学科”意涵解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4): 116-124. [15] 施一公. 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3(10): 3-10. [16] 石倩,何文涛,梁晨,等. 近十年国内外STEM课程研究的比较分析[J]. 比较教育学报, 2023(5): 133-146. [17] 孔晶. 基于认知深度模型的STEM课程设计路径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21(9): 112-119. [18] 祝智庭,雷云鹤. STEM教育的国策分析与实践模式[J]. 电化教育研究, 2018(1): 75-85. [19] 孙立会,王晓倩. 技术增强STEM教育的未来应用图景——基于《创新聚焦:技术有力支持STEM学习的九种方式》解读与启示[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5): 114-122. [20] 黄桦. STEM教育深度融入科学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J]. 现代教育技术, 2018(5): 121-126. [21] 李新,李艳燕,李巧英. 双师型STEM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现代教育技术, 2021(5): 119-126. [22] 李世瑾,周榕,顾小清. 基于学习进阶的STEM教育模式[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2(2): 73-84. [23] 武建鑫,宋雨.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 STEM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3(2): 42-54. [24] 周平红,牛钰琨,王康,等. 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STEM工程设计教学模式及应用[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2(1): 104-112. [25] 赵呈领,赵文君,蒋志辉. 面向STEM教育的5E探究式教学模式设计[J]. 现代教育技术, 2018(3): 106-112. [26] 秦瑾若,傅钢善. 面向STEM教育的设计型学习研究:模式构建与案例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 2018(10): 83-89, 103. [27] 刘徽,杨佳欣,徐玲玲,等. 什么样的失败才是成功之母?——有效失败视角下的STEM教学设计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6): 43-69. [28] 董陈琦岚. 基于STEM项目学习的学生能力评价研究[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2017. [29] 危怡. STEM教育中的问题解决评价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9. [30] 徐佳静. 小学STEM课程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21. [31] 李敏健. 基于STEM课程的中学生工程思维测评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22. [32] 聂静. STEM协作学习情境下创造性思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22. [33] 吴龙凯,张珊,刘姚慧卓,等.教育评价数据大脑的内涵、模型与路径[J/OL].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5.1066.C.20240311.1652.006.html. [34] 李露. 基于项目学习的STEM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9. [35] 黄瑶杏. 科学与工程实践导向的STEM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21. [36] 张启迪. 基于多元评价的小学STEM课堂特征研究[D].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22. [37] 张娜钰. 中学STEM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 2021. [38] 首新,黄秀莉,李健,等. 基于STEM学习目标的高阶思维评价[J]. 现代教育技术, 2021(3): 20-27. [39] 张芮. 我国STEM教育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19. [40] 赵慧臣,张娜钰,李皖豫,等. 中小学STEM教育的自我评价与改进建议[J]. 数字教育, 2021(4): 1-11. [41] 王雯琦,丁杰,李京宣. 近十年我国STEAM教育教师培养现状分析[J]. 教育现代化, 2020(24): 42-47. |
[1] | 杨韵莹. STEM教育中的跨学科概念学习和理解[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5): 76-86. |
[2] | 王卓玉, 于灏媛, 王琳琳. 面向新质人才需求的STEAM培育机制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5): 87-96. |
[3] | 陈亮, 孙谦. 新型研究型大学赋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构架与行动路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64-76.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