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Vol. 51 ›› Issue (4): 88-95.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5.04.015
刘梦颖
LIU Meng ying
摘要: 爱沙尼亚地处东北欧,位于波罗的海东岸,历史上多次遭受欧洲列强的侵略。爱沙尼亚露天博物馆的建立与其国家主体性和认同感的重塑密切相关,在对本民族文化载体——爱沙尼亚独立发展形成的乡土建筑类型谷仓房的搜集和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爱沙尼亚露天博物馆在建设过程和管理模式上,对我国建设村寨博物馆、保护乡土建筑和建筑群有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
[1] 宋新潮.生态(社区)博物馆与变革中的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11(Z1). [2] Kristin Kuutma, National Museums in Estonia, Building National Museums in European 1750-2010, Conference proceedings from EuNaMus, European National Museums: Identity Politics, the Uses of the Past and the European Citizen, Bologna 28-30 April 2011, edited by Peter Aronsson & Gabriella Elgenius, Linkping: Linkping University Electronic Press,2011. [3] Gustav Rnk, Baltic Farmhouse Types, Their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Historical Stratification, Laos, Uppsala: ALMQVIST& WIKSELLS BOKTRYCKERI AB, 1951. [4] Folk Architecture, Warren E. Roberts, Folklore and Folklife, an Introduction, edited by Richard M. Dorson,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72:283. [5] [美]倪威亮.对利用生态博物馆保护活态遗产这一政策的思考[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4合刊. [6] 蔡琴.人们与遗产的新关系——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阐释[J].中国博物馆,2014(3). [7] 吴正光、庄嘉如.关于民族村寨保护工作的调查报告——兼谈露天民族民俗博物馆的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1985(2). [8] 杨正文.从村寨空间到村寨博物馆——贵州村寨博物馆的文化保护实践[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3). [9] [美]倪威亮.中国生态博物馆的反思与瞻望——苏东海先生访谈[J].中国博物馆,2011(Z1). [10] 苏东海,毛颖,龚青.博物馆理论研究与博物馆发展方向——苏东海先生专访[J].东南文化,2012(1). [11] 单霁翔.论生态博物馆的原生态环境保护(上)[J].中国名城,2011(3). [12] 钟经纬.中国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2008. [13] 张庆宁,尤小菊.试论生态博物馆本土化及其实践困境[J].理论月刊,2009(5). [14] 尹绍亭,乌尼尔.生态博物馆与民族文化生态村[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5). [15] 方李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层社会背景——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的研究与思考[J].民族艺术,2007(4). |
[1] | 张晓翠. 后申遗时代左江花山岩画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75-180. |
[2] | 蒋文宁. 文化产业化背景下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的传承与保护[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6): 117-123.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