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Vol. 57 ›› Issue (3): 7-17.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1.03.002
詹承豫, 高叶, 田佳鑫
ZHAN Cheng-yu, GAO Ye, TIAN Jia-xin
摘要: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其监管必然是以风险控制为重心。风险治理概念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风险防控实践,准确定位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的风险治理功能,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流程来促进其风险治理功能优化值得研究。从以往文献和同时基于2017年抽检监测核查处置的50个典型案例和实践进展看,未来我国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可在风险监测和风险处置功能基础上,完善央地联动和政社互动机制,从风险信息多源、监测网络互补、增强风险识别、提升风险沟通、完善风险溯源等方面完善流程和优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
[1] 张海柱. 专业知识的民主化——欧盟风险治理的经验与启示[J]. 科学学研究,2019(1):11-17. [2] 胡颖廉. 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基本框架[J]. 中国软科学,2016(9):18-27. [3] 谢康,赖金天,肖静华,等. 食品安全、监管有界性与制度安排[J].经济研究,2016(4):174-187. [4] 詹承豫.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的演进逻辑及待解难题[J]. 南京社会科学,2019(10):75-82. [5] 蓝乐琴. 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与管理实施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4-93. [6] 刘鹏,刘嘉,李和平. 综合吸纳专业:放管服背景下的食药安全监管体制改革逻辑[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00-108. [7] 陈彦丽.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机制研究[J]. 学术交流,2014(9):122-126. [8] 霍龙霞,徐国冲. 走向合作监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的演变逻辑——基于438份中央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1979–2017)[J]. 公共管理评论,2020(1):68-91. [9] 王书玲,谢守祥. 食品安全监管“三方互动”模式的构想[J]. 理论与改革,2014(4):85-87. [10] 唐任伍,张士侠. 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的多维度特征[J]. 人民论坛,2020(16):60-61. [11] 王海燕,詹沙磊,陈达强. 基于质量链视角的食品质量管理新范式[J]. 管理评论,2020(4):12-20. [12] 李书钦,史运涛. 重大活动食品安全警务情报分析研判系统构建[J]. 食品工业,2020(11):247-249. [13] 安永康. 基于风险而规制:我国食品安全政府规制的校准[J]. 行政法学研究,2020(4):133-144. [14] 詹承豫. 风险治理的阶段划分及关键要素——基于综合应急、食品安全和学校安全的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16(6):124-128. [15] 宋亚辉. 食品安全风险的规制体制设计[J]. 学术研究,2018(9):53-60. [16] 奚云霄,陈思博,周立. 城乡居民互联网使用对食品安全风险感知影响的比较研究——基于信任的中介效应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52-60. [17] 张锋. 日本食品安全风险规制模式研究[J]. 兰州学刊,2019(11):90-99. [18] 熊先兰. 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综合评估探究——以常德市为例[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 27-35. [19] 张红凤,吕杰. 食品安全风险的地区差距及其分布动态演进——基于Dagum基尼系数分解与非参数估计的实证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9(1):77-88+172-173. [20] 郝世绵,汪伟忠,申慢慢. 食品全产业链三维风险评价[J]. 统计与决策,2017(11):38-41. [21] 厉曙光. 食品安全与风险交流[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14(10):762-763. [22] 罗云波,陈思. 创新风险交流模式提升食品安全社会治理效能[J]. 行政管理改革,2020(10):21-23. [23] 马颖,丁周敏,张园园.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模仿传染行为研究[J]. 科研管理,2015(6):168-176. [24] 鄢贞,刘青,吴森森. 农产品安全事件的风险演化与空间转移路径——基于媒体报道的视角[J]. 农业技术经济,2020(8): 4-12. [25] 卢江. 对我国食品安全重大风险早期识别与快速预警机制建设的思考[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0(2):113-117. [26] 徐玲玲,赵京,李清光,等. 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标准问题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 56-63. [27] 张杰,张文胜. IRGC风险治理框架下我国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框架构建[J]. 食品工业,2020(10):345-348. [28] 生吉萍,宿文凡,罗云波. 食品流通领域风险分析与风险控制[J]. 食品工业科技,2020(19):240-243. [29] 张蓓,赖恒坚. 临期食品质量安全风险控制的国外经验与实践对策[J]. 世界农业,2020(7):70-75. [30] 曾文革,肖峰,黄艳. 论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制度构建的系统化进路[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88-94. [31] 孙娟娟. 食品抽检制度的实务进展和域外经验[J].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8(7):32-43. [32] 周世毅. 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分析及监管建议[J]. 现代食品,2019(10):123-127. [33] Penney G.Exploring ISO31000 risk management during dynamic fire and emergency operations in Western Australia[J]. Fire,2019(2):21. [34] 詹承豫,顾林生. 转危为安:应急预案的作用逻辑[J]. 中国行政管理,2007(5):89-92. [35] 朱正威,刘泽照,张小明. 国际风险治理:理论、模态与趋势[J]. 中国行政管理,2014(4):95-101. [36] 赵来军. 特大型城市安全风险的全过程治理[J]. 探索与争鸣,2015(3):23-25. [37] 张成福,陈占锋,谢一帆. 风险社会与风险治理[J]. 教学与研究,2009(5):5-11. [38] 刘宝霞,彭宗超. 风险、危机、灾害的语义溯源——兼论中国古代链式风险治理流程思路[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85-194. [39] 于水,杨杨. 区块链赋能、治理流程优化与创造公共价值[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118-126. |
[1] | 刘志鹏. 跨区域政府间合作何以可能?——基于绩效目标差异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管的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3): 28-39. |
[2] | 刘鹏, 钟晓. 智慧监管真的智慧吗?——基于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改革的案例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2): 28-39. |
[3] | 杨雪锋, 谢凌. 论环境邻避风险韧性治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6): 33-44.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