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Vol. 55 ›› Issue (4): 28-35.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9.04.004

• 马克思主义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观的发展演变、诉求及培育

武永江1,邓斌2   

  1. 1.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2.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4
  • 出版日期:2019-07-25 发布日期:2019-07-25
  • 作者简介:武永江(1977- ),男,黑龙江方正县人,长安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共同体理论。
  • 基金资助: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18-2020年度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新时代交通行业特色院校治理共同体研究”(交教研1801-68);2019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重点支持项目“美好生活视阈导师与研究生共同体关系的治理优化与实践探索”(300103190806)

On President Xi’s Idea of “a community of life”: Its Evolution, Appeal and Fostering

WU Yong-jiang1,DENG Bin2   

  1. 1.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s,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54;
    2.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China
  • Online:2019-07-25 Published:2019-07-25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新论述,是对马克思发展共同体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生命共同体意识呼吁在人与整个自然之间建立一种伦理关系。它的发展诉求表现为:摧毁人类的自负、关心全球人类的整体利益、培育自然界的绿色生命、创新生命的伦理关系。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做到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用好人与自然辩证法、按照历史规律办事、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坚持发展的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生命共同体思想观超越人类狭隘的自私自利,指引人们自觉地关心和爱护自然。

关键词: 习近平, 生命共同体, 自然, 人类

Abstract: Xi’s new thought of “man and nature forming a community of life”, firstly put forward in his report at the 19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is drawn upon Marx’s theory on development community with his innovation. This new thought call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et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ts development appeals are as follows to destroy human’s conceit, to care about global human’s overall interests, to cultivate green life in nature, and to innovate the ethical relations of life. To achieve such ends, we must strengthen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dopt well the dialectics of human and nature,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s of history, and enhance the integrity of development and adhere to the sustainability of development. Xi’s idea of a community of life for a new era transcends the narrow selfishness of mankind, and guides people to consciously care for nature.

Key words: Xi Jinping, a community of life, nature, human

中图分类号: 

  • D61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85.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3] 齐佩利乌斯.德国国家学[M].赵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37.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58.
[5] 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N].人民日报,2014-07-11(12).
[6] 罗伯特·赖特.非零和时代[M].于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52.
[7] 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44.
[8] 苑洁.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3[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298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415.
[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1.
[11] 洛克.自然法论文集[M].李季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9.
[12] 简·汉考克.环境人权[M].李隽,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5.
[1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6-57.
[14] 拉斯.可持续性与社会伦理[M].徐春美,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7.
[1] 包大为. 新民主主义论的当代性及其实践条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2): 1-10.
[2] 岳伟, 徐凤雏. 自然体验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逻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2): 115-123.
[3] 潘柳燕.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论创新的三维审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6): 1-10.
[4] 张翠, 刘玉娟. 马克思公共性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探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64-69.
[5] 罗健, 梁德友. 生态共享: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逻辑要求及实现理路[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2): 50-56.
[6] 张瑞, 张忠祥. 论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2): 57-63.
[7] 徐乐乐. 乡村少年的文化认同危机及教育策略——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87-93.
[8] 邓军, 陈国华. 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活”概念源流与新时代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5): 28-33.
[9] 王钰鑫, 旷永青. 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理论意蕴[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5): 34-40.
[10] 陈洪江, 刘虹. 习近平人民观研析——“人民”术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5): 41-46.
[11] 张乾元, 朱倩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1-36.
[12] 潘瑾菁. 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7-41.
[13] 瞿久淞, 靳书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2-47.
[14] 邓世平. 乡村振兴:习近平对毛泽东农村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8-54.
[15] 刘吉发, 何梦焕. 习近平生态政治观的多维透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1): 29-3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陈延斌, 王伟. 传统家礼文献整理、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评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 -10 .
[2] 李冰, 陈姝瑾. 《郑氏家仪》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1 -17 .
[3] 周良书, 郭文杰. 中共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与经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25 -30 .
[4] 张乾元, 朱倩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1 -36 .
[5] 潘瑾菁. 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7 -41 .
[6] 瞿久淞, 靳书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2 -47 .
[7] 邓世平. 乡村振兴:习近平对毛泽东农村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8 -54 .
[8] 李潇. 完善我国人格权立法的再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55 -60 .
[9] 赛铮. 论保险公司破产是偏颇性清偿行为撤销之例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61 -66 .
[10] 温锁林. 汉语中的非量化名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67 -75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