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Vol. 56 ›› Issue (2): 115-123.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0.02.010
岳伟, 徐凤雏
Yue Wei, Xu Feng-chu
摘要: 当前,我国的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着严重的“离土化”问题,应当回归其“在地化”本质,实施自然体验教育。自然体验教育是在自然环境中通过系统的体验性活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强调通过自然体验培养学生的生态思维、关心能力和责任担当。自然体验教育的实践形式多种多样,为了有效开展自然体验教育实践,我们需要建构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多方支持体系,开发自然体验特色校本课程,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开展自然体验教育的能力。
中图分类号:
[1]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21世纪议程[M]. 国家环境保护局,译.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3:297. [2] 刁龙. 生态文明教育的碎片化困境与系统性重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24): 9-12. [3] 习近平. 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31(1). [4] 保罗·布伯. 培育为生态文明服务的公民[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31(4): 22-25. [5] 王治河,樊美筠. 生态教育:打破现代文明困境——直击“农人与哲人:走向生态文明”研讨会[J]. 世界教育信息, 2018, 31(9): 6-11. [6] 崔振成. 价值教育的生命眷顾与伦理庇佑[J]. 中国教育学刊, 2018(6): 56-61. [7] 高淮微,樊美筠. 建设性后现代生态教育:问题与路向[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 31(5): 110-114. [8] 王治河,樊美筠. 走向一种后现代的有机教育[J]. 远程教育杂志, 2010, 28(4): 3-13. [9] 于艳芹,李世雁. 自然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浅析[M]//王国清.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3. [10] 刁益虎. 教育经验的困境及其突破——狄尔泰体验哲学的视角[J]. 当代教育科学, 2018(11): 7-10. [11] 张气,肖巧玲. 自然体验式生态教育之实践[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2): 114-115. [12] 汤广全. 儿童“自然缺失症”的危害及教育干预[J]. 当代青年研究, 2017(6): 116-122. [13] 内尔·诺丁斯.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 于天龙,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155-168. [14] 孙裕钰,黄雯倩,陈昌文,等. 中学生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规律性探讨[J]. 基础教育, 2018, 15(3): 20-26. [15] 陈慧凤.运用绿色教育理念,构建生态校园文化[J].环境教育,2018(Z1):54-55. [16] 牟学梅,周晓峰. 硕勋小学二(4)中队开展“小小园艺师”种植体验实践活动[EB/OL]. http://www.jj831.com/2018/0412/287996.shtml,2018-04-12. [17] 贺晓红.家园共育生命 生态还原本体——幼儿园“户外自然体验”亲子社团活动之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17-19. [18] 魏智勇. 美国自然教育掠影——以参访美国三个颇有特色的自然教育中心为例[J]. 环境教育, 2018 (9): 66-68. [19] 黄宇,陈泽. 自然体验学习的源流、内涵和特征[J]. 环境教育, 2018 (9): 72-75. [20] 刘彩玉. 雷州半岛特色生态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策略[J].环境与发展, 2018, 30(1): 248.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