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2, Vol. 58 ›› Issue (1): 97-112.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2.01.009
戚务念1, 李杭璋2
QI Wu-nian1, LI Hang-zhang2
摘要: 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伴随新中国教育发展史,同时学业负担问题并非仅仅是教育问题。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建设高质量教育系统中作出了艰苦的、值得后人重视的探索。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治理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时,在原因研判和思想观念上经历了变化。新中国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然而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严重不佳成为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有学业负担过重、社会活动过多等,但直接且关键的原因是营养供给缺乏和卫生条件不足。为改变这种学生健康不良的状况,在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党和国家领导人作出“健康寓于万策”的制度探索,将工作重点放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方面。当面对减负教育改革效果不佳的现实困境时,官方政策上作出了政治化倾向的归因判断和政策举措,这一制度探索在改革开放前后得以纠正。跳出学业负担过重的教育教学过程视角,可以发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学业负担过重现象是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即被激活的民众教育期望升级与更高一级、更优质的教育机会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所致。这也是今天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时值得注意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 西城职工.1958年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EB/OL].(2021-03-25)[2021-12-24].https://www.sohu.com/a/457341291_120209831. [3] 魏允和.往事:解放初期复旦大学有个“肺病同学健康会”[N/OL].文汇报,(2004-12-30)[2021-12-24].https://news.sina.com.cn/cul/2004-12-30/2656.html. [4] 北京市学校卫生委员会.学校卫生手册[M].北京: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出版社,1951. [5] 上海卫生出版社.卫生工作大跃进2[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 [6] 王威.建国初期中小学校卫生工作研究(1949-1966)[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20. [7] 王志敏.解读“健康”与“健康第一”思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7) : 967-969. [8] 梅玉莲.1949-1965年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历史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2. [9] 朱维群.1948年“五一口号”:毛泽东亲自修改拉开协商建国序幕[EB/OL].(2015-04-30)[2021-12-14].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5/0430/ c85037-26932720-6.html. [10] 周恩来.重视青年一代的健康[EB/OL].(2018-01-07)[2021-12-24]. 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agzy.youth.cn/zt/2017828kszt/znlss42_135814/09/201801/t20180107_11253068.htm. [11] 郇昌店.1949-1966年间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文本量化分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7(3):36-42. [12] 刘健.新中国70年中小学减负政策的历史变迁与反思[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0. [13] 彭厚文.华北人民政府与新中国教育的起步[J].许昌学院学报,2012(4):91-96.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5] 教育部.新中国首个减负文件(1955 年)[J].教育,2013(28):21. [16]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7] 王晓阳.1960-1965年河北省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18] 江宇.从“世界卫生奇迹”到“建设健康中国”[J].中国卫生,2018(12):14-17. [19] 王星.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学生健康状况的改善[J]. 北京党史,2009(2). [20] 庞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5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8-39. [21] 曾珺.建国初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J].党史文汇,2019(8):59-63. [22]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3] 张顾一鸣. 说说二十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的粮证,粮店,粮票[EB/OL] .(2021-04-26)[2021-12-2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229/17/16156855_895722670.shtml. [24] 陈竺.研究和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EB/OL].(2013-08-19)[2021-12-24]. http://health.sina.com.cn/news/y/2013-08-19/103199704.shtml. [2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 [26]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6. [27]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8] 李永贤.毛泽东的学生“减负”观:健康第一、学习第二[EB/OL].中国新闻网,(2004-01-18)[2021-12-24]. https://news.sina.com.cn/o/2004-01-18/10061617323s.shtml. [29] 何立波.毛泽东的体育强国梦[EB/OL].(2015-08-25)[2021-12-24]. http://dangshi.people.com.cn/n/2015/0825/c85037-27512533.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30] 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629. [31] 项贤明.七十年来我国两轮“减负”教育改革的历史透视[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5):67-79. [3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6] 戚务念.论应试主义的社会根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3):163-174. [37] 中央人民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M].兰州: 甘肃省教育厅,1954. [38] 张放.追求教育平等的尝试: 小学新学制改革及其影响( 1950-1953)[J].中共党史研究,2015(9):80-91. [39] 纪志耿.教育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学理论,2015(34):35-36. [40]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41]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EB/OL].(2021-11-16)[2021-12-24]. 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1-11-16/doc-iktzqtyu7671763.shtml. [42] 彭泽平,姚琳.新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历程·经验·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3] 林砺儒.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文化高潮造因[J].人民教育,1953(2):5-6. [44] 瞿葆奎.教育学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5] 傅高义.共产主义下的广州:一个省会的规划与政治( 1949—1968)[M].高申鹏,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46] 北京教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档案馆编研处. 北京教育档案文粹:上册[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8. [47] 谭晓玲,王爱云.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重点学校政策的演变[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6(6):58-64. [4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8册 [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
[1] | 张雯闻, 贾海薇.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理解校外培训治理的国家行动逻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8(1): 113-122. |
[2] | 饶佩. 教育时间视角下减负的困境及破解之道[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6): 116-126. |
[3] | 余欣欣, 姚璎珊, 韦佳玘. 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校园文化建设在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2): 93-100. |
[4] | 余欣欣, 杨静, 张月. 信息化时代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模式探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94-99.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