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60 ›› Issue (2): 59-74.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4.02.005
王欢明1, 钟峥云2
WANG Huan-ming1, ZHONG Zheng-yun2
摘要: 老龄化“城乡倒置”、养老资源“分布倒挂”现象加剧,互助养老成为解决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新途径。基于社会支持理论,运用CHARLS2018年数据,考察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正式社会支持中助推型公共政策能通过“减少策略”和重构互助环境显著发挥促进作用;非正式社会支持中隔代照料正向作用显著;与农村老年人经济条件相关的变量均起到负向作用,互助养老行为的根本驱动与经济困境有关;非正式社会支持与正式社会支持存在交互效应,助推政策与照料孙子女具有互补性;低龄、无配偶且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村老年女性互助养老行为更强。研究结论有助于揭示互助养老行为影响因素以及柔性助推在其中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 C913.6
[1] 杜智民,曹静玺.三孩生育政策下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参与意愿的实证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07-115. [2] 杨静慧.互助养老模式:特质、价值与建构路径[J].中州学刊,2016(3):73-78. [3] 陈哲.从“互助”到“共赢”:打破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限制——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生产力研究,2021(6):72-75. [4] 王立剑,朱一鑫.从“个体”到“社会”: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的现实应对[J].行政管理改革,2023(4):20-28. [5] 米恩广,李若青.从“碎片化运行”到“协同性供给”: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之进路[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6-93. [6] 赵志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困境与策略[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2-75. [7] 曹静玺,杜智民.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J].中国经贸导刊(中),2021(11):60-62. [8] 张正正.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支持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20. [9] Bavik Y L, Shaw J D, Wang X H. Social support: multidisciplinary review, synthesis, and future agenda[J].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 2020, 14(2): 726-758. [10] Wu F, Sheng Y. Social support network, social support, self-efficacy, health-promoting behavior and healthy aging among older adults: a pathway analysis[J].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2019, 85: 103934. [11] 葛延风,王列军,冯文猛,等.我国健康老龄化的挑战与策略选择[J].管理世界,2020,36(4):86-96. [12] 陶裕春,申昱.社会支持对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4(3):3-14. [13] 张连杰.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研究——以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14] 李璐丹.社会支持视角下小组工作介入乳腺癌患者抑郁情绪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9. [15] 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6] 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76-82. [17] 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66-69. [18] 田北海,徐杨.成年子女外出弱化了农村老年人的家庭养老支持吗?——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20(4):50-69. [19] 刘靓,徐慧兰,宋爽.老年人孤独感与亲子支持、孝顺期待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5):636-638. [20] 徐蕾.社会支持视角下农村留守老人社区照顾问题研究[J].理论观察,2022(2):95-98. [21] 张文娟,付敏.中国老年人的多维贫困及其变化趋势[J].人口研究,2022(4):55-68. [22] 李俏,陈健.变动中的养老空间与社会边界——基于农村养老方式转换的考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28-136. [23] 张文娟.成年子女的流动对其经济支持行为的影响分析[J].人口研究,2012(3):68-80. [24] 何庆红,谭远发,彭争呈.隔代照料对祖父母健康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发展,2021(2):52-64. [25] Zhang W, Chen M. Psychological distress of older Chinese: exploring the roles of activities,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 2014(29): 37-51. [26] 杜鹏,孙鹃娟,张文娟,等.中国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及家庭和社会养老资源现状——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分析[J].人口研究,2016(6):49-61. [27] Luo B, Zhan H. Filial piety and functional support: understanding intergenerational solidarity among families with migrated children in rural China[J]. Ageing International, 2012(37): 69-92. [28] 王萍,高蓓.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发展趋势影响的追踪研究[J].人口学刊,2011(3):70-79. [29] 王萍,常超群,潘霜,等.照料未成年孙子女对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及心理福祉影响的追踪研究[J].人口研究,2023(5):32-45. [30] 赵建国,关文,王净净.“逆向反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39-55. [31] 崔伟佳,杨欣,张爽.隔代照料对农村中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14):209-211. [32] 肖雅勤.隔代照料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基于CHARLS的实证研究[J].社会保障研究,2017(1):33-39. [33] 杨菊华.流动时代中的流动世代:老年流动人口的多维特征分析[J].人口学刊,2018(4):43-58 [34] 陶涛,刘雯莉,孙铭涛.代际交换、责任内化还是利他主义——隔代照料对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J].人口研究,2018(5):56-67. [35] 向运华,姚虹.城乡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差异以及对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85-92,145. [36] 辛宝英,杨真.社区支持对农村互助养老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21(2):114-125,128. [37] 邓崧.差异与互适:行为公共管理的演进脉络[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118-125. [38] Thaler R H, Sunstein C R. Nudge: improving decisions about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2008. [39] Vlaev I, King D, Dolan P, et al.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nudging”: changing health behaviors[J].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16, 76(4): 550-561. [40] 马瑞丽.农民养老中子女支持的性别差异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3-21. [41] 黎春娴.新农保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1-48. [42] 方黎明.社会支持与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54-63. [43] 滕祥河,杨先明.非自愿搬迁经历与移民相对多维资产贫困——兼论正式社会支持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的交互效应[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1(2):238-248. [44] 杨生勇.农村社会支持结构的转型趋向:正式支持主导的多元系统[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2):179-182. [45] 王滢.社会支持对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6. [46] 张雅婧.社会支持对城乡老人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D].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2018. [47] 李静,赵爽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互助养老的历史叙事与发展路径[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70-79. [48] 姚远.老年群体更替对我国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3):69-74. [49] 陈静,江海霞.“互助”与“自助”:老年社会工作视角下“互助养老”模式探析[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4):36-43. [50] 刘妮娜.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中国特色与发展路径[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21-131. [51] 陈叶荣.重构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J].山西农经,2021(12):97-98. [52] 郭佳良.基于助推理论的棘手问题治理:原理、局限性与改进措施[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2(2):113-120. [53] 刘妮娜.中国农村老年人互助养老服务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老龄科学研究,2018,6(12):63-74. [54] Chen Y, Hicks A, While A E. Loneliness and social support of older people in China: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Health & Social Care in the Community,2014,22(2):113-123.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