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Vol. 51 ›› Issue (6): 42-49.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5.06.008

• 哲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马克思实践空间观的美学维度及其人学面向——兼论马恩著作中的城市批判理论

黄大军1,2   

  1. 1.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2.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 出版日期:2015-11-10 发布日期:2018-12-18
  • 作者简介:黄大军(1977-),男,吉林伊通人,牡丹江师范学院副教授,黑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理论与空间美学研究。
  • 基金资助: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西方现代城市哲学的文化动向研究”(13E077)

On Aesthetic Dimension and Humanity Implication of Marx’s View of Practical Space ——Analysis on Critical Urban Theory in the Works of Marx and Engels

HUANG Da-jun1,2   

  1. 1.Literature College, Mudanjiang Normal College, Mudanjiang 157011;
    2.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 Online:2015-11-10 Published:2018-12-18

摘要: ]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过实践空间观的概念,但这并不等于马克思哲学缺少空间维度,实际上,马克思确立的实践唯物论的哲学思想中逻辑地蕴含了实践空间观的基本内容及其人学规定。这具体表现为,马克思的实践空间观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本源维度,以人的真实本质与具体特性为突破口,通过对人类以往各种空间观的自觉扬弃,从哲学观、城市观与劳动观等层面建构了人类空间观的崭新形态;同时,马克思深入阐发了实践空间观的美学意蕴及其社会政治内涵,真正从“社会人”角度开启了现代空间观的人学视野,图绘了此后空间研究的基本题旨,实现了空间观的现代转型与深刻变革。

关键词: 马克思, 实践空间观, 美学维度, 人学面向, 城市批判理论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the sense of practical space” is not put forward explicitly in Marx’s works,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e lack of spatial dimension in Marx’s philosophy. In fact, Marx’s philosophy of practical materialism contains logically the basic content and the essence of human nature on the sense of practical space. This is embodied as follows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a basic dimension toward the real essence and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man in Marx’s sense of space. Marx constructs a new sense of space by absorbing the past of all sorts of thinking space, according to his philosophical outlook, the view of city and the view of labor. Meanwhile, Marx explains deeply the aesthetic meaning and political connotation of the sense of practical space, opens the humanistic vision on the modern sense of space form the “social person” perspective, maps the basic theme on space theory for the future, and realizes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and the profound changes in space research. In this sense, Marx brings significant influence to the study of the view of space than any one modern spatial theorist in the 20th century

Key words: Marx, view of practical space, aesthetic dimension, humanity implication, critical urban theory

中图分类号: 

  • B016.9
[1] 倪志安,冯文平.论马克思“实践的空间”思想[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4).
[2] 元晋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资本论》之间的人学关联考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叶汝贤,王晓升.马克思的哲学观与马克思哲学的核心主题[J].现代哲学,2007(4).
[5]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荣震华,李金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6] 乔治·马尔库什.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学:马克思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概念[M].李斌玉,孙建茵,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7] 王国有.从美与真、善的关系看近现代哲学的审美自觉[J].学习与探索,2009(6).
[8] 黄力之.颠覆与拯救:现代性审美文化批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0] 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M].王杰,付德根,麦永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11]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M].宋俊岭,李翔宁,周鸣浩,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3] 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城市化[M].顾朝林,汤培源,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14] 戴维·哈维.马克思的空间转移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地理学[J].郇建立,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
[15] 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M].曾茂娟,任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6] 恩格斯.大城市[M]//薛毅.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第1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7] 艾拉·卡茨纳尔逊.马克思主义与城市[M].王爱松,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18] 赵家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的生产关系思想[M]//侯惠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第2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9] 孙乐强.《资本论》与马克思的空间理论[J].现代哲学,2013(5).
[2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2] 亨利希·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M].袁志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3] 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M].郭忠华,潘华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24] 陈宇宙.理解马克思:从《中学毕业作文》到《哲学的贫困》[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 王雨辰. 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反思[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4): 1-9.
[2] 谭培文, 谌尧. 辩证认识资本的文明作用及当代价值[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3): 1-9.
[3] 章衎.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资本概念的矛盾特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1): 11-19.
[4] 王卫华. 超越资本逻辑的“三条路径”之哲学审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5): 42-52.
[5] 杨兴凤. 马克思的时间范畴谱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4): 21-27.
[6] 张翠, 刘玉娟. 马克思公共性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探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64-69.
[7] 曲轩.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美好生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2): 37-43.
[8] 李晔, 苗青. 马克思伦理思想与道德相对主义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33-40.
[9] 陈水勇. 论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48-52.
[10] 陈洪江, 刘虹. 习近平人民观研析——“人民”术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5): 41-46.
[11] 张明. 图绘实践概念的中国之旅:从马克思到毛泽东[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5): 47-53.
[12] 杨金海. 国外学界《共产党宣言》百年评价史述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22-30.
[13] 瞿久淞, 靳书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2-47.
[14] 钟瑞添, 李旭华. 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6): 1-11.
[15] 李西祥. 阿多诺与后马克思主义:否定的辩证法之历史回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5): 1-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陈延斌, 王伟. 传统家礼文献整理、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评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 -10 .
[2] 李冰, 陈姝瑾. 《郑氏家仪》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1 -17 .
[3] 朱莉涛. 《茗洲吴氏家典》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8 -24 .
[4] 周良书, 郭文杰. 中共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与经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25 -30 .
[5] 张乾元, 朱倩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1 -36 .
[6] 潘瑾菁. 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7 -41 .
[7] 瞿久淞, 靳书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2 -47 .
[8] 邓世平. 乡村振兴:习近平对毛泽东农村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8 -54 .
[9] 李潇. 完善我国人格权立法的再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55 -60 .
[10] 赛铮. 论保险公司破产是偏颇性清偿行为撤销之例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61 -66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