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Vol. 53 ›› Issue (1): 38-43.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7.01.007
周苇风, 邱孝军
ZHOU Wei-feng, QIU Xiao-jun
摘要: 《尚书·金縢》记载周武王生病不豫,周公认为这是三王的鬼魂在作祟。为使三王的鬼魂远离武王,周公采取了祝由驱离之术。周公以“尔”称呼三王、以圭璧要挟三王的做法与其说是不孝,不如说是周公打骂鬼神的一种祝由方式。人死之后,化为异物,为祟作厉,即便是至亲,其鬼魂也令人感到恐怖。周公对待三王的态度反映了人类惧怕鬼魂的心理,是人类厌恶和恐惧死亡心理的自然流露。
中图分类号:
[1]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 臧克和.尚书文字校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 杜耀西,等.中国原始社会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 [4] 肖兵.西安半坡鱼纹人面画新解[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 [5] 刘云辉.仰韶文化“鱼纹”“人面鱼纹”内含二十说述评[J].文博,1990(4). [6] 陈双新.“射”与“矮”、“厉”与“历”的形义颠倒了吗?[J].语文建设,2012(1). [7] 连劭铭.马王堆帛书称和古代的祝[J].文献,1996(2). [8] 晁福林.中国民俗史(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9] 陈梦家.商代的神话与巫术[J].燕京学报.1936(20). [10] K C Chang. Art, Myth and Ritual: The Path to Political Authority in Ancient China[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11] 李学勤.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三)[M].上海:中西书局,2012. [12] 刘海.谈“祝”及“祝与咒”之间的关系[J].东南文化,2007(1). [13]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14] 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15] 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16] 孔晓明.祝由辩[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2005(8). [17] 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8] 朱凤瀚.尽心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9] 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0] [德]威廉·冯特.民族宗教心理学纲要[M].陆丽青,刘瑶,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21] [奥]佛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文良文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22] 中南民族学院.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上卷)[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23] [美]James L. Watson(屈佑天).骨肉相关:广东社会中对死亡污染的控制[J].沈宇斌,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
[1] | 周苇风. 汉乐府《艳歌罗敷行》文体考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5): 96-105. |
[2] | 齐清仙. 马融《广成颂》之用典及文献价值[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5): 106-116. |
[3] | 曲景毅, 王治田. 论《唐诗艳逸品》之版本与文献问题——兼谈其作为晚明商业出版物之特色[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20-29. |
[4] | 胡大雷. 文学新动力与建安诗歌兴盛[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140-146. |
[5] | 杜海军. 论石刻的文学研究状况与不足[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147-154. |
[6] | 力之. 襄阳“文选楼”与“高斋学士”所属辨证——关于一不难知的误说流行千年不止之思考及其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00-110. |
[7] | 刘锋. 李善注《文选》留存旧注综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11-117. |
[8] | 丁红旗. 论《文选》读习的兴盛在中唐时期[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18-127. |
[9] | 王琼. 奎章阁本六臣《文选·海赋》作者注辨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28-131. |
[10] | 周春艳. 《九辩》乃“汉人的作品”说驳议——兼论“用汉语词汇史鉴定古籍时代”之适用度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32-137. |
[11] | 张文东, 李乃龙. 学术述评之我见——读《〈文选〉研究百年述评》之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38-144. |
[12] | 于景祥,胡佩杰. 论明代中期文学批评中公正对待六朝骈文的倾向——以杨慎、王文禄为中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72-76. |
[13] | 孟飞. 从“链体”结构看陆贽骈文的功能突破[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77-85. |
[14] | 孙丽娜. 论元稹处理骈散关系的方式[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86-91. |
[15] | 丁楹. 文人入幕、干谒之风与南宋四六文的繁盛[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92-99.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