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Vol. 61 ›› Issue (3): 156-166.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5.03.013
• 人文新探 • 上一篇
王大桥, 冯乐群
WANG Da-qiao, FENG Le-qun
摘要: 梅洛-庞蒂在胡塞尔、海德格尔以及萨特的时间概念基础上提出“亲历性时间”,推动了时间现象学的研究。不同于无主体的客观时间或自然时间,“亲历性时间”建立在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之上,时间构成了主体实存的意义,而非客观世界之部分。身体进入世界的处境和视点决定了时间自身的结构,正是透过处于知觉场中的时间视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间综合才得以实现。基于对主体知觉的重视,梅洛-庞蒂更加强调“现在”对于存在的重要性,当下的知觉情境汇聚了过去与未来,重构了处于世界之中的主体。
中图分类号: B565.59
[1]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M].杨大春,张尧均,关群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2] Olkowski D. In search of lost time, Merleau-Ponty, Bergson, and the time of objects[J]. Continental Philosophy Review, 2010(43): 525-544. [3] [法]亨利·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M].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4] [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5] [英]休谟.人类理解研究[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6] [英]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7] [英]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8]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哲学赞词[M].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9]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符号[M].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0] Matthews E. The philosophy of Merleau-Ponty[M]. Montreal: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02. [11] [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M].王炳文,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2] [爱尔兰]德尔默·莫兰. 现象学:一部历史的和批评的导论[M].李幼蒸,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13] [爱尔兰]德尔默·莫兰,约瑟夫·科恩.胡塞尔词典[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4] [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可见的与不可见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5] [德]克劳斯·黑尔德.时间现象学的基本概念[M].靳希平,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16]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M].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7] [德]埃德蒙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8]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20] [德]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文集:时间概念史导论[M].欧东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1] [德]马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文集:哲学论稿(从本有而来)[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22]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23] 王大桥,刘晨.慢速经验与当代美学的问题转换[J] .文艺争鸣,2020(4):119-124. |
[1] | 王海洋, 尚静. 基层社会治理场景中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基于“主体性—协同性”的分析框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5): 52-65. |
[2] | 姜宇辉. 元宇宙的明与暗——元宇宙作为“事件”及其双重面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8(6): 150-160. |
[3] | 何广寿.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哲学意蕴[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3): 25-30. |
[4] | 耿涓涓. 乡村教育研究的转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2): 110-114.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