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Vol. 61 ›› Issue (3): 12-22.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5.03.002
张哲, 王学俭
ZHANG Zhe, WANG Xue-jian
摘要: 新质生产力的崛起标志着一场涵盖技术革新、社会变革与伦理演进的全面转型。这一转型不仅深刻地强调了人的主体性,而且倡导社会伦理的和谐、自然伦理的共生、精神与道德的统一,以及国际视野的拓展。它所追求的目标,不仅在于个体潜能的充分释放和社会的和谐进步,还包括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合作的共同福祉。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伦理关系变化,对于完善伦理关系重构的理论与实践路径至关重要。确保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果能够真正惠及人民,促进人与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共生,对于推进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包容、可持续的世界具有深远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 B0-0
[1]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N].人民日报,2024-06-01.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马丁·海德格尔.哲学论稿[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2. [9] 康德.道德形上学探本[M].唐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10] 亚当·斯密.国富论[M].郭大力,王亚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
[1] | 赵小宇, 韩秋红. 新质生产力的历史唯物主义意涵[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61(2): 20-28. |
[2] | 姚树洁, 张小倩. 新质生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及实践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61(2): 87-102. |
[3] | 冯卫, 邹太龙.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地方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创新模式与推进路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61(2): 156-168. |
[4] | 陈桂生, 吴合庆. 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强国建设的逻辑理路及其推进机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61(1): 46-57. |
[5] | 袁磊, 徐济远, 梁世松. STEM教育赋能教育强国建设:逻辑解构、问题剖析与发展策略[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61(1): 58-71. |
[6] | 施炳展, 熊治. 新质生产力、数字技术创新与产品质量升级[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 61(1): 95-114. |
[7] | 周绍东, 邹赛, 姚彤昕. 以智能化生产组织方式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6): 19-29. |
[8] | 王卓玉, 于灏媛, 王琳琳. 面向新质人才需求的STEAM培育机制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5): 87-96. |
[9] | 郑志峰, 罗力铖. 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数据分层治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18-28. |
[10] | 钟晓雯, 高洁. “人工智能+医疗”的风险研判及治理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29-41. |
[11] | 佟家栋, 张千. 数字经济时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88-96. |
[12] | 戴枫, 吕笠瞻. 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否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量质齐升?[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86-105. |
[13] | 玉素萍, 林春逸. 共享发展的发展伦理意蕴及实践[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6): 38-42.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