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Vol. 51 ›› Issue (3): 28-33.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5.03.005

• 哲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马尔库什历史唯物主义“生产范式”批判论析

许恒兵   

  1. 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03
  • 出版日期:2015-05-10 发布日期:2018-12-18
  • 作者简介:许恒兵(1979-),男,南京政治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基金资助: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外学者历史唯物主义观的理解史研究”(11AZX001);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苏东唯物史观的发展逻辑研究”(13CZX014)

An Analysis on the “Production Paradigm” of Markus’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XU Heng-bing   

  1. College of Marxism, Nanjing Political College, Nanjing 210003, China
  • Online:2015-05-10 Published:2018-12-18

摘要: 在马尔库什看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通过确立“生产”的双重属性即人和自然与人和人的关系的内在统一,表现出以“生产”为核心的“范式性”特征,并由此实现了理论意向和实践意向的双重变革。但是,“生产范式”本身又存在着诸多缺陷,这不仅表现在其解释力上,更表现在晚年马克思陷入了“技术决定论”和“历史目的论”的悖论之中。为此,他提出了倡导未来开放性的“激进化尝试”。马尔库什对“生产范式”的刻画切中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但同时也存在严重误读,尤其是他所提出的“激进化尝试”流露出浓烈的理想主义色彩。

关键词: 马尔库什, 历史唯物主义, 生产范式, 论析

Abstract: In Markus’s opinion, Marx’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ory presented “paradigmatic characteristics”, which is at the core of “production”, by confirming the dual attributes of “production”, that is internal unit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and between people and people. In this way, the dual transformations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ntentions are realized. However, numerous drawbacks existed in the “production paradigm”, which manifested not only in its explanation, but also in that Marx got stuck in the paradox of the “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 and the “historical destination theory”. Therefore, Marcus advocated the “radicalization trial”, which is open for the future. Marcus’s description of the “production paradigm” hits the essence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but serious misunderstanding also exists, and especially his “radicalization trial” is in a strong style of idealism.

Key words: Marku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roduction paradigm,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 

  • B03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尔库什.语言与生产:范式批判[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 章衎.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资本概念的矛盾特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1): 11-19.
[2] 包大为. 作为危机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三个问题向度[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1): 23-28.
[3] 冯旺舟. 论西方左派理论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与反思——基于佩里·安德森、大卫·哈维和安东尼·吉登斯的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5): 15-2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陈延斌, 王伟. 传统家礼文献整理、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评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 -10 .
[2] 李冰, 陈姝瑾. 《郑氏家仪》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1 -17 .
[3] 朱莉涛. 《茗洲吴氏家典》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8 -24 .
[4] 周良书, 郭文杰. 中共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与经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25 -30 .
[5] 张乾元, 朱倩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1 -36 .
[6] 潘瑾菁. 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7 -41 .
[7] 瞿久淞, 靳书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2 -47 .
[8] 邓世平. 乡村振兴:习近平对毛泽东农村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8 -54 .
[9] 李潇. 完善我国人格权立法的再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55 -60 .
[10] 赛铮. 论保险公司破产是偏颇性清偿行为撤销之例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61 -66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