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Vol. 54 ›› Issue (4): 68-71.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8.04.011

• 管理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党组织公信力建设

金飞1,2   

  1. 1.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2.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 收稿日期:2018-03-10 出版日期:2018-07-18 发布日期:2018-07-18
  • 作者简介:金飞(1978-),男,湖北天门人,湖北大学博士研究生,桂林理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 基金资助:
    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理工科大学生公共精神培育研究”(KL2016LX120);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课题“‘立德树人’视域下理工类高校学风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2013MSZ010);桂林理工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与高校基层党组织公信力建设”(GUTDJD001);桂林理工大学辅导员专项研究课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交往异化透视与合理化建构”(GUT13FA02)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nd Credibility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Organization in Colleges in the Age of We-Media

JIN Fei1,2   

  1. 1.School of Marxism,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2.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Media,Gui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
  • Received:2018-03-10 Online:2018-07-18 Published:2018-07-18

摘要: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产生与传播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个性化信息的生产与需求、以“我”为主的信息传播方式给高校党组织公信力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深入分析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党组织公信力在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探索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既是高校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增强高校党组织公信力的重要切入点。

关键词: 自媒体, 大学生, 网络舆情, 高校党组织, 公信力

Abstract: The gener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has undergone fundamental changes during the We-Media era. The production and demand of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and the “I”-based information spreading ways have brought great challenges to credibility construction of the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 result, the credibility of the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uiding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under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We-Media. And exploring new ways and methods to guide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is not only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credibility construction of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but also an essential access point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redibility of the Party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Key words: We-Media,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the Party Organization, credibility

中图分类号: 

  • G641
[1] 傅根生.论高等学校社会公信力[J].黑龙江教育,2009(3).
[2] 习近平.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1).
[3] 赵中源,王国栋.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及其治理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11(15-16).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社会大事件与网络媒体影响力研究[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mtbg/201206/P020120612508647869874.
[5] 刘燕,刘颖.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4).
[6] 黄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实证研究——基于西安地区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4(3).
[7] 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73.
[1] 余欣欣,张月,郑雪. 乐观对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6): 83-90.
[2] 陈欣, 李祖超. “唯薪”“唯新”与“唯心”:新时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C位之争[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2): 101-108.
[3] 章丹丹. 基于戏剧艺术教育视角的大学生德育路径实践创新[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1): 105-109.
[4] 李坤凤. 内在驱动·实践强化·信仰提升   ——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三重机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1): 56-60.
[5] 蒋文宁. 90后大学生“二次元”式消费亚文化的解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1): 70-75.
[6] 陈卫. 自媒体时代的中国诗歌发展、走向及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2): 76-80.
[7] 秦燕,何成学,邱慧. 媒介素养教育与我国当代女大学生的成长[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6): 144-153.
[8] 肖富群,张登国. 农村与城镇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差异——兼论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特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5): 67-75.
[9] 吴桂彬,龚剑. 多中心理论视阈下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创业基地治理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3): 149-15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magtech. 测试最新录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 (): 1 .
[2] 陈延斌, 王伟. 传统家礼文献整理、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评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 -10 .
[3] 李冰, 陈姝瑾. 《郑氏家仪》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1 -17 .
[4] 朱莉涛. 《茗洲吴氏家典》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8 -24 .
[5] 周良书, 郭文杰. 中共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与经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25 -30 .
[6] 张乾元, 朱倩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1 -36 .
[7] 潘瑾菁. 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7 -41 .
[8] 瞿久淞, 靳书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2 -47 .
[9] 邓世平. 乡村振兴:习近平对毛泽东农村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8 -54 .
[10] 李潇. 完善我国人格权立法的再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55 -60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