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60 ›› Issue (5): 117-134.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4.05.010

• 经济与管理 • 上一篇    下一篇

城市数字经济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与经验检验

郭晗1,2, 连智聪1   

  1. 1.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2.南京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 收稿日期:2024-01-22 出版日期:2024-09-25 发布日期:2024-09-13
  • 通讯作者: 连智聪,女,河南郑州人。
  • 作者简介:郭晗(1987—),男,陕西安康人,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
  • 基金资助: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益贫式增长机制研究”(2023M741631);西安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字经济驱动西安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和路径”(23JX182)

Urban Digital Economy Driv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eoretical Logic and Empirical Test

GUO Han1,2, LIAN Zhi-cong1   

  1.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127, China;
    2. Nanjing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Nanjing 210023, China
  • Received:2024-01-22 Online:2024-09-25 Published:2024-09-13

摘要: 在当前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的背景下,深入探索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数实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结构化数据、微观数据与文本数据测度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结合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1—2020年数据测度企业生产率,进一步研究数字经济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与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显著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在使用工具变量法、替换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计算方式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机制检验结果反映了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企业运营规模的扩张、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人力资本的升级和融资约束的缓解,从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发展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存在地区、行业及企业异质性的影响,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高技术行业的企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较高的企业高质量发展受到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数字经济效应在微观层面的研究范畴,为我国政府优化数字经济政策和企业制定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文本分析, 人力资本, 融资约束, 企业创新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the on-going integration of China’s digital economy and real econom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with an aim to integrate digital and real economie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digital economy an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structured data, the micro-data and text data, measures the level of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in Chinese cities; it, by employing the data of China’s A-share listed enterprises on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s from 2011 to 2020, measures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and further studies the mechanism and impac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can significantly empowe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 conclusion holds true after robustness tests with adopting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s approach and replacing the calculation of the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indicator; the results of the mechanism test reflec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expansion of the operational scale of enterprises, the enhancement of R&D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the upgrading of human capital and the alleviation of financing constraints, thus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digital economy development on enterprise productivity is influenced by regional,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heterogeneity: enterprises in areas with higher levels of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with higher levels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re more significantly promoted by the digital economy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conclusion expands the scope of micro level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the digital economy, thus providing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optimize digital economy policies and enterprises to formula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strategies.

Key words: digital econom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ext analysis, human capital, financing constraints, enterprise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  F273

[1] 荆文君,孙宝文. 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 经济学家,2019(2):66-73.
[2] 戚聿东,杜博,温馨. 国有企业数字化战略变革:使命嵌入与模式选择——基于3家中央企业数字化典型实践的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2021(11):137-158.
[3] 蔡跃洲,牛新星. 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测算及结构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21(11):4-30,204.
[4] 韩兆安,吴海珍,赵景峰. 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测度与评价研究[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22(6):22-34.
[5] 裴长洪,倪江飞,李越. 数字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 财贸经济,2018(9):5-22.
[6] 陈一明. 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创新[J]. 农业经济问题,2021(12):81-91.
[7] 钞小静,元茹静. 数字技术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影响[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23(4):33-47.
[8] 杨德明,刘泳文. “互联网+”为什么加出了业绩[J]. 中国工业经济,2018(5):80-98.
[9] Brynjolfsson E, Collis A, Diewert W E, et al. GDP-B: Accounting for the value of new and free goods in the digital economy[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9.
[10] 田秀娟,李睿. 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转型发展——基于熊彼特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J]. 管理世界,2022(5):56-74.
[11] 黄漫宇,王孝行. 数字经济、资源错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 宏观经济研究,2022(12):43-53.
[12] 黄勃,李海彤,刘俊岐,等. 数字技术创新与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企业数字专利的证据[J]. 经济研究,2023(3):97-115.
[13] Aghion P, Akcigit U, Bergeaud A, et al. Innovation and top income inequality[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19, 86(1): 1-45.
[14] 李廉水,鲍怡发,刘军. 智能化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20(4):609-618,722.
[15] 李丫丫,潘安. 工业机器人进口对中国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机理及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2017(3):87-96,136.
[16] 孙伟增,郭冬梅.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影响:需求规模、结构变化及影响路径[J]. 中国工业经济,2021(11):78-96.
[17] 孙早,徐远华.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吗?——基于2002—2013年高技术17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 南开经济研究,2018(2):72-92.
[18] 钞小静,薛志欣.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对中国企业升级的影响[J]. 当代财经,2022(1):16-28.
[19] 徐翔,厉克奥博,田晓轩. 数据生产要素研究进展[J]. 经济学动态,2021(4):142-158.
[20] Farboodi M, Mihet R, Philippon T, et al. Big data and firm dynamics[C]//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19, 109: 38-42.
[21] 谢康,夏正豪,肖静华. 大数据成为现实生产要素的企业实现机制:产品创新视角[J]. 中国工业经济,2020(5):42-60.
[22] 赵宸宇,王文春,李雪松. 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J]. 财贸经济,2021(7):114-129.
[23] 袁淳,肖土盛,耿春晓,等.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分工:专业化还是纵向一体化[J]. 中国工业经济,2021(9):137-155.
[24] 刘淑春,闫津臣,张思雪,等. 企业管理数字化变革能提升投入产出效率吗[J]. 管理世界,2021(5):170-190.
[25] 陈东,郭文光. 数字化转型、工资增长与企业间收入差距——兼论“灯塔工厂”的行业引导效应[J]. 财经研究,2023(4):50-64.
[26] 洪银兴,任保平.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内涵和途径[J]. 中国工业经济,2023(2):5-16.
[27] Jones C I, Tonetti C. Nonrivalry and the economics of data[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20, 110(9): 2819-2858.
[28] 徐翔,赵墨非,李涛,等. 数据要素与企业创新:基于研发竞争的视角[J]. 经济研究,2023(2):39-56.
[29] 于立,王建林. 生产要素理论新论——兼论数据要素的共性和特性[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4):62-73.
[30] 张昕蔚,蒋长流. 数据的要素化过程及其与传统产业数字化的融合机制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2021(3):60-69.
[31] 陈国青,张瑾,王聪,等. “大数据—小数据”问题:以小见大的洞察[J]. 管理世界,2021(2):203-213.
[32] Goldin C, Katz L F. The origins of technology-skill complementarity[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 113(3): 693-732.
[33] Bleier A, Goldfarb A, Tucker C. Consumer privacy and the future of data-based innovation and market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 2020, 37(3): 466-480.
[34] 吕铁,李载驰. 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于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视角[J]. 学术月刊,2021(4):56-65,80.
[35] 杨慧梅,江璐. 数字经济、空间效应与全要素生产率[J]. 统计研究,2021(4):3-15.
[36] 张勋,万广华,张佳佳,等. 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J]. 经济研究,2019(8):71-86.
[37] 万佳彧,周勤,肖义. 数字金融、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J]. 经济评论,2020(1):71-83.
[38] 唐松,伍旭川,祝佳. 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结构特征、机制识别与金融监管下的效应差异[J]. 管理世界,2020(5):52-66.
[39] 鲁晓东,连玉君. 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J]. 经济学(季刊),2012(2):541-558.
[40] 郭晗,全勤慧.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测度评价与实现路径[J]. 经济纵横,2022(11):72-82.
[41] 赵涛,张智,梁上坤. 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 管理世界,2020(10):65-76.
[42] 黄群慧,余泳泽,张松林. 互联网发展与制造业生产率提升:内在机制与中国经验[J]. 中国工业经济,2019(8):5-23.
[43] 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5):731-745.
[44] 郭金花,郭檬楠,郭淑芬.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何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J]. 证券市场导报,2021(6):13-23.
[45] Hadlock C J, Pierce J R. New evidence on measuring financial constraints: moving beyond the KZ Index[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10, 23: 1909-1940.
[46] 潘为华,贺正楚,潘红玉.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化和分布动态[J]. 中国软科学,2021(10):137-147.
[47] 沈坤荣,林剑威,傅元海.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可得性与企业创新边界[J]. 中国工业经济,2023(1):57-75.
[48] 耿中元,于玉环. 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公司投资水平的影响——基于高科技类上市公司的数据[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20-126.
[49] 张文魁. 数字经济的内生特性与产业组织[J]. 管理世界,2022(7):79-90.
[50] 吴非,胡慧芷,林慧妍,等.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资本市场表现——来自股票流动性的经验证据[J]. 管理世界,2021(7):130-144.
[51] 吴卫红,秦臻,霍铮,等.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政府数字化治理对创新“提质增量”的协同影响机制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42-58.
[1] 佟家栋, 张千. 数字经济时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88-96.
[2] 蒋震, 杨一帆. 关于优化税制结构及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59-67.
[3] 王小华, 杨玉琪.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关联网络及驱动因素研究——兼论农村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68-85.
[4] 尹春杰, 周信杉, 高金岭. 数字教材应用的价值、风险及其应对[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130-138.
[5] 李强, 谢舟涛, 夏海清. “双碳”目标有利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吗?[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2): 109-126.
[6] 韦政伟, 高亚林, 杨川. 营商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门槛模型的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1): 117-129.
[7] 向超, 包丽平, 王小华. 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理论关照、政策检视与实践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6): 120-132.
[8] 席卫群, 杨青瑜. 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税收收入的影响机制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5): 87-101.
[9] 钞小静, 孙艺鸣, 王灿. 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2): 120-135.
[10] 韩喜平, 马晨钤. 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1): 1-7.
[11] 谭海波, 郭倚彤. 均衡与适配:地方政府数字经济政策的文献量化研究——基于政策“工具—偏好”的分析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8(5): 100-116.
[12] 王小华, 程琳. 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机遇还是鸿沟[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8(5): 127-146.
[13] 潘懋元, 贺祖斌. 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的大学治理——访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5): 120-128.
[14] 黄顺春, 邓文德. 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2): 82-9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纪明, 方玲玲. 以新时代绿色文化夯实人类生态文明之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5): 1 -10 .
[2] 张俊生.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思想探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5): 11 -22 .
[3] 张怀承, 黄文胜.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之现实诉求及实践载体[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5): 23 -33 .
[4] 胡扬名, 袁玉加. 子女愿为父母的智慧养老买单吗?——基于代际支持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5): 34 -51 .
[5] 王海洋, 尚静. 基层社会治理场景中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基于“主体性—协同性”的分析框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5): 52 -65 .
[6] 董艳, 吴楠, 夏亮亮. 组织与人力视角下的STEM教育师资发展与新质提升[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5): 66 -75 .
[7] 王卓玉, 于灏媛, 王琳琳. 面向新质人才需求的STEAM培育机制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5): 87 -96 .
[8] 霍晓萍, 赵芸培. ESG表现会影响企业股权资本成本吗?[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5): 97 -116 .
[9] 黄玉顺. 论“新礼教”及其“情理儒学”哲学基础[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5): 135 -144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