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Vol. 57 ›› Issue (1): 43-53.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1.01.004
韩志明
HAN Zhi-ming
摘要: 随着党和国家加快协商民主建设,基层协商民主得到了弥散化发展,具体包括获得了正式的认可、完善了制度、健全了程序机制、形式更加多样以及议题更加丰富等。基层协商民主的弥散化发展形成了积极的治理效能,包括培育了协商对话的社会精神,缓解了基层的社会矛盾冲突,减轻了党和国家的治理压力,调和了多元分化的社会价值,整合了分散的个人知识,也重塑了基层治理的体系。基层协商民主的弥散化发展是多元因素驱动的结果,主要通过灵活的适应性机制来实现治理效能。灵活的适应性机制具体体现为集中领导与分散探索相统一、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融合、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互补充、传统价值与现代意识的耦合等。这既表明了基层协商民主的弥散化发展是如何实现的,也解释了基层协商民主是如何转化为治理效能的。
中图分类号:
[1] 何包钢,吴进进.社会矛盾与中国城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兴起[J].开放时代,2017(3):101-124. [2] 赵静.敞开胸怀谈,有事商量办,温岭民主恳谈会20年举办3万余场[EB/OL]. https://zj.qq.com/a/20191208/001244.htm. [3] 张等文,郭雨佳.乡村振兴进程中协商民主嵌入乡村治理的内在机理与路径选择[J].政治学研究,2020(2):104-115. [4] 中共民政部党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基层民主建设的显著成就[J].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7(3):2-4. [5] 卜万红.论我国基层协商式治理探索的成就与经验——基于民主恳谈会与“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45-52. [6] 闫夏,刘晖.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典型探索与实践路径研究[J].学习论坛,2018(2):38-43. [7] 倪赤丹,陈文岚.“民生微实事”构建社区治理大格局——深圳市南山区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探索[J].社会治理,2018(8):79-83. [8] 霍伟岸.美国联邦参议院的协商民主及其实践困境[J].学海,2014(2):61-68. [9] 韩志明.理性对话与权利博弈: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比较分析[J].探索,2018(5):51-60. [10]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 6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4-09-22(2). [11] 张爱军,张媛.网络协商民主的实践优势、困境及其化解[J].江淮论坛,2019(4):63-69. [12] 司法部:全国人民调解组织每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逾900万起[EB/OL].http//www.xinhuanet.com/legal/2018-04/27/c_1122753000.htm. [13] 何哲.基层治理的复杂性和干部面临的现实难题[J].国家治理,2020(4):7-11. [14] Stasavage D. Polarization and publicity: rethinking the benefit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J].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2007, 69(1): 59-72. [15] 张康之.模式化行动与合作行动中的知识类型及其比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12. [16] 韩志明.寻找个人知识:现代国家治理的知识逻辑[J].南京社会科学,2019(3):47-57. [17] 齐卫平,陈朋.现代国家治理与协商民主的耦合及其共进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9-55. [18] 顾盼,韩志明.基层协商民主的比较优势及其发展路径[J].行政论坛,2016(6):20-24. [19] 陈家刚.党的领导与协商民主[J].江汉论坛,2018(11):35-40. [20] 周雪光.从“黄宗羲定律”到帝国的逻辑:中国国家治理逻辑的历史线索[J].开放时代,2014(4):108-132. [21] 卢兴.协商民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2015-04-05(7). [22] 谈火生.中国传统政治中的协商系统[J].天府新论,2016(5):8-11. |
[1] | 马亮. 四位一体的国家治理——制度优势何以转化为治理效能?[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1-12. |
[2] | 吴晓林, 谢伊云. 强组织的低成本撬动: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效能转化的机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13-21. |
[3] | 韩志明. 灵活的适应性机制——基层协商民主的弥散化发展及其效能[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43-53. |
[4] | 袁方成, 王丹. 超越“诺斯悖论”:从制度性能到治理效能 ——以宅改为研究对象[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67-81. |
[5] | 马卫红. 以政社同构弥合制度距离:基层治理吹哨改革的效能转化机制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82-93. |
[6] | 马卫红. 以政社同构弥合制度距离:基层治理吹哨改革的效能转化机制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82-93. |
[7] | 孟天广, 王烨. 基于大数据的社会治理创新:地方创新与治理效能[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111-123. |
[8] | 孟天广, 王烨. 基于大数据的社会治理创新:地方创新与治理效能[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111-123.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