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60 ›› Issue (4): 53-63.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4.04.006
徐艳茹, 郑润廷, 刘继安
XU Yan-ru, ZHENG Run-ting, LIU Ji-an
摘要: 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组织载体,为更好发挥高等教育在服务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中的龙头作用,需要基于历史、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总结大学组织系统性跃迁和质变的经验、发现规律,预测发展趋势。复杂系统观下,大学的性质与职能、学科组织结构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关键子系统的转型,构成了大学的系统性变革。自中世纪起,大学的职能、学科结构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四次系统性变化与转型。在新时代,大学要以创新理念引领创新型大学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有机融合;整合分割的知识体系,构建网络化学科组织结构;打造虚实结合的育人共同体,形成多主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9
[1] [美] 瑞·达利欧.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M].崔苹苹,刘波 ,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2.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4-12-30].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3]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 [2024-12-30].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5/content_6883632.htm. [4] 张炜,王良,张维佳.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多重逻辑[J].北京教育(高教),2023(10):35-38. [5] 许国志. 系统科学[M].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6] 刘润忠.试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5(5):52-56. [7] Meyer J W, Rowan B.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7,83(2): 340-363. [8] Holland J H, Order H. How adaptation builds complexity[M].Massachusetts: Helix books, 1995. [9] 蒋观丽,刘志民.外嵌与内生:“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组织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行动逻辑[J].江苏高教,2023(8):70-78. [10] 邹晓东,段丹.现代大学学科组织结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4(5):52-54. [11] 刘海峰, 史静寰. 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2] [以]约瑟夫·本-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M].刘晓,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 [13] Wissema J G.Towards the third generation university: managing the university in transition[M].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9. [14] 张炜.大学与学院有何不同?——基于美国研究生、学科及科研分层定位的视角[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3 (10): 72-81. [15] 余东升,郑小霞,袁东恒.一流大学与组织创新——以美国高等教育的两次转型发展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6):180-185. [16] 邹晓东. 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3. [17]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8] [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利: 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9] [美]伯顿·克拉克. 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0] Weinberg, Alvin M.Impact of large-scale science on the United States[J]. Science,1961,134 (3473): 161-164. [21] Michael Gibbons , Camille Limoges, Helga Nowotny, et al.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M].London: Sage,1994. [22] [比]希尔德·德·里德-西蒙斯. 欧洲大学史:中世纪大学[M]. 程玉红, 和震,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23] [法]克里斯托夫·夏尔勒,雅克·韦尔热.大学的历史:从12世纪到21世纪[M].成家桢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24] 约瑟夫·本,大卫.学术研究的历史、目的和组织[J].李亚玲,译.外国教育资料,1983(3):27-30. [25] [英]贝尔纳. 历史上的科学[M].伍况甫,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26]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 ,译.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7] 吴洪富.制度与实践:一流研究型大学科教融合研究[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8]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郄海霞,耿益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9] Council 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Faculty-undergraduate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nd publishing[EB/OL].(2005-12-05)[2023-12-11]. http://www.cur.org/wp_respub.html. [30] 冒荣,赵群.两次学术革命与研究型大学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3(1):7-11. [31] Atkinson R.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book review)[J].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1995, 56(6): 558-560. [32] Hey T, Tansley S, Tolle K,et al.The fourth paradigm: 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M].VA: Microsoft Research,2009. [33] 王飞跃,丁文文.分布式自主科学:科学多样可持续性发展的新范式[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10):1501-1509. [34] 张杰.扎根中国 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6(7):22-25. [35] 王艳芬, 刘继安, 吴岳良,等. 深化科教融合,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3(5): 693-699. [36] 李志峰,柯忻瑜.从独享、分享到共享:高校学科组织模式的演进逻辑[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103-113,128. [37] 潘教峰, 鲁晓, 王光辉. 科学研究模式变迁:有组织的基础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12): 1395-1403. [38] Zhang L, Liu J, Zhang J.The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innovative universities[J]. European Review,2018(2):311-318. [39] 李春林.基于知识网络的创新型大学一流学科生成机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40] 刘海兰.香港一流大学学科群网络化组织形式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1(3):78-90. [41] 卢晓中. 科教融汇视角下高校教学与科研更好结合刍论[J]. 中国高教研究, 2023(11): 32-38. [42] 沈悦青,刘继安.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访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5):1-5,79. |
[1] | 陈亮, 孙谦. 新型研究型大学赋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构架与行动路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64-76. |
[2] | 后慧宏,苏德. 我国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理性失衡及归位——基于人本主义理论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5): 78-87. |
[3] | 黄启兵. 中国近代教育主权问题的流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09-114. |
[4] | 张玥, 王运来. 抗战时期大学发展的四大危机及应对——基于校长治校的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15-119.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