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60 ›› Issue (4): 53-63.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4.04.006

• 教育科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复杂适应系统观下大学组织的系统性变革:历史经验与新兴模式

徐艳茹, 郑润廷, 刘继安   

  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9
  • 收稿日期:2024-01-04 出版日期:2024-07-25 发布日期:2024-07-19
  • 通讯作者: 刘继安(1968—),女,北京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创新人才培养。
  • 作者简介:徐艳茹(1991—),女,河南许昌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科教融合育人、高等教育管理及高等教育社会学;郑润廷(1997—),男,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科研助理,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理论。
  • 基金资助: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22年度国家青年课题“科教融合育人组织模式与协同机理的国际比较研究”(CIA220288)

Systematic Changes in University Organiz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Emerging Models

XU Yan-ru, ZHENG Run-ting, LIU Ji-an   

  1.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 Received:2024-01-04 Online:2024-07-25 Published:2024-07-19

摘要: 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组织载体,为更好发挥高等教育在服务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中的龙头作用,需要基于历史、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总结大学组织系统性跃迁和质变的经验、发现规律,预测发展趋势。复杂系统观下,大学的性质与职能、学科组织结构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这三个相互关联的关键子系统的转型,构成了大学的系统性变革。自中世纪起,大学的职能、学科结构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四次系统性变化与转型。在新时代,大学要以创新理念引领创新型大学建设,实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有机融合;整合分割的知识体系,构建网络化学科组织结构;打造虚实结合的育人共同体,形成多主体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大学组织, 组织变革, 创新型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

Abstract: Since universities serve as the most important organizational carriers for implementing higher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for better playing the leading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serving the strategic goal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based on history, starting from the present and facing the futur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systematic and qualitative changes in university organizations and discover the operative patterns, thus predict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s.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ature and functions of universities, disciplinary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s, the three interrelated key subsystems, is thus systematic. Since the Middle Ages, there have been four times of such systematic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s. In the new era, universities should be constructed with innovative concepts, thus achieving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ocial services;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segmentation should be integrated and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discipline based on network constructed; a community of virtual and real education should be built, thus forming a talent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multi-subject collabor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y organizations,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innov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alent training mode

中图分类号:  G649

[1] [美] 瑞·达利欧.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M].崔苹苹,刘波 ,译.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2.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4-12-30].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3]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 [2024-12-30].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5/content_6883632.htm.
[4] 张炜,王良,张维佳.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与多重逻辑[J].北京教育(高教),2023(10):35-38.
[5] 许国志. 系统科学[M].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6] 刘润忠.试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5(5):52-56.
[7] Meyer J W, Rowan B. Institutionalized organizations: formal structure as myth and ceremony[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7,83(2): 340-363.
[8] Holland J H, Order H. How adaptation builds complexity[M].Massachusetts: Helix books, 1995.
[9] 蒋观丽,刘志民.外嵌与内生:“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学科组织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行动逻辑[J].江苏高教,2023(8):70-78.
[10] 邹晓东,段丹.现代大学学科组织结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4(5):52-54.
[11] 刘海峰, 史静寰. 高等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2] [以]约瑟夫·本-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M].刘晓,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
[13] Wissema J G.Towards the third generation university: managing the university in transition[M].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9.
[14] 张炜.大学与学院有何不同?——基于美国研究生、学科及科研分层定位的视角[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3 (10): 72-81.
[15] 余东升,郑小霞,袁东恒.一流大学与组织创新——以美国高等教育的两次转型发展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6):180-185.
[16] 邹晓东. 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3.
[17]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8] [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利: 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9] [美]伯顿·克拉克. 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0] Weinberg, Alvin M.Impact of large-scale science on the United States[J]. Science,1961,134 (3473): 161-164.
[21] Michael Gibbons , Camille Limoges, Helga Nowotny, et al.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M].London: Sage,1994.
[22] [比]希尔德·德·里德-西蒙斯. 欧洲大学史:中世纪大学[M]. 程玉红, 和震,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23] [法]克里斯托夫·夏尔勒,雅克·韦尔热.大学的历史:从12世纪到21世纪[M].成家桢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24] 约瑟夫·本,大卫.学术研究的历史、目的和组织[J].李亚玲,译.外国教育资料,1983(3):27-30.
[25] [英]贝尔纳. 历史上的科学[M].伍况甫,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26] [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 ,译.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7] 吴洪富.制度与实践:一流研究型大学科教融合研究[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8]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德国大学与大学学习[M].张弛,郄海霞,耿益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9] Council 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Faculty-undergraduate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nd publishing[EB/OL].(2005-12-05)[2023-12-11]. http://www.cur.org/wp_respub.html.
[30] 冒荣,赵群.两次学术革命与研究型大学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3(1):7-11.
[31] Atkinson R. The new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e dynamics of science and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book review)[J]. 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 1995, 56(6): 558-560.
[32] Hey T, Tansley S, Tolle K,et al.The fourth paradigm: 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M].VA: Microsoft Research,2009.
[33] 王飞跃,丁文文.分布式自主科学:科学多样可持续性发展的新范式[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10):1501-1509.
[34] 张杰.扎根中国 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6(7):22-25.
[35] 王艳芬, 刘继安, 吴岳良,等. 深化科教融合,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3(5): 693-699.
[36] 李志峰,柯忻瑜.从独享、分享到共享:高校学科组织模式的演进逻辑[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103-113,128.
[37] 潘教峰, 鲁晓, 王光辉. 科学研究模式变迁:有组织的基础研究[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1(12): 1395-1403.
[38] Zhang L, Liu J, Zhang J.The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innovative universities[J]. European Review,2018(2):311-318.
[39] 李春林.基于知识网络的创新型大学一流学科生成机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40] 刘海兰.香港一流大学学科群网络化组织形式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1(3):78-90.
[41] 卢晓中. 科教融汇视角下高校教学与科研更好结合刍论[J]. 中国高教研究, 2023(11): 32-38.
[42] 沈悦青,刘继安.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解决的两个关键问题——访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5):1-5,79.
[1] 陈亮, 孙谦. 新型研究型大学赋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构架与行动路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64-76.
[2] 后慧宏,苏德. 我国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理性失衡及归位——基于人本主义理论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5): 78-87.
[3] 黄启兵. 中国近代教育主权问题的流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09-114.
[4] 张玥, 王运来. 抗战时期大学发展的四大危机及应对——基于校长治校的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15-11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吴宏政.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新文化生命体建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1 -9 .
[2] 付文军. “资本创造文化”论题的学理阐释[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10 -19 .
[3] 王佃利, 王文婷. 面向治理现代化的公共服务理论思考:内涵、要求与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20 -31 .
[4] 陈水生, 祝辰浪. 稳健驾驭:巨型工程的国家治理逻辑及其实现——以“西气东输”项目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32 -45 .
[5] 胡业飞, 张怡梦.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智慧治理:赋能机制与达成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46 -58 .
[6] 韩喜平, 杨羽川.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1 -8 .
[7] 王敏光, 金雨.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探赜[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9 -17 .
[8] 郑志峰, 罗力铖. 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数据分层治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18 -28 .
[9] 钟晓雯, 高洁. “人工智能+医疗”的风险研判及治理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29 -41 .
[10] 朱腾伟. “人工智能+”背景下算法正义的解构、检视与实现——以权利衡平为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42 -52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