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60 ›› Issue (4): 64-76.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4.04.007

• 教育科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型研究型大学赋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构架与行动路向

陈亮, 孙谦   

  1. 陕西师范大学 教师发展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 收稿日期:2024-02-03 出版日期:2024-07-25 发布日期:2024-07-19
  • 作者简介:陈亮,男,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政策;孙谦,男,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政策。
  • 基金资助:
    2023年度陕西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靶向教育强国的师范院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路径研究”(23BY030)

The Logical Framework and Action Direction of New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Empowering the Mission of Building a Powerful N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CHEN Liang, SUN Qian   

  1. School of Teacher Development,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 Received:2024-02-03 Online:2024-07-25 Published:2024-07-19

摘要: 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作为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与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部署,为新型研究型大学服务强国建设、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与创造传世价值提供了行动指南。两者共同致力回应时代需求与挑战,在提升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上相互促进,追求卓越和创新的道路上相互成就。依循现实逻辑、价值逻辑、目标逻辑、实践逻辑加强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为发挥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作用注入了新的动能。培育时代新人、推进“双一流”建设、服务“三位一体”战略、引领大学治理现代化,成为新型研究型大学赋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新型研究型大学, 高等教育强国, 科技创新,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Abstract: Building a powerful n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serves a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deployment to achieve high-leve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elf-reliance and self-improvement, independent cultivation of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and accele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It provides an action guide for new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to serve the building of a powerful nation, promote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reate lasting values. Both are committed to responding to the needs and challenges of the times, mutually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qua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and achieving mutual success in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and innovati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logic of reality, value, goal, and practice has injected new momentum into the leading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building a powerful nation. Cultivating newcomers of the era,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serving the “three-in-one” strategy, and lead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have become important ways for new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to empower the building of a powerful n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Key words: new research-oriented universities, a powerful n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ultivation of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中图分类号:  G649

[1] 习近平.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J].求是,2023(18):4-9.
[2] 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4-02-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407/t20140704_171144.html.
[3] 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24-02-01].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307/t20230706_1067452.html.
[4] 瞿振元.发挥好高等教育在建设教育强国中的龙头作用[J].中国高等教育,2023(12):1.
[5] 沈红.新型研究型大学持续发展的关键:坚持三维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23(2):50-57.
[6] 张德祥.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路在何方[J].高等教育研究,2019(5):19-21.
[7] 陈斌.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生成逻辑、精神特质与动力机制[J].教育发展研究,2023(5):19-27.
[8] 王彦,马焕灵,袁磊,等.教育强国笔谈[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55-65.
[9] 丁建洋.科学的本土化应用:西湖大学科学活动的逻辑图景——一种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改革方略[J].江苏高教,2019(3):30-36.
[10] 罗建平,桂庆平.扎根中国大地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学习研究之六[J].教育研究,2022(6):4-18.
[11] 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N].人民日报,2013-09-27(3).
[12] 张烁.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13]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8-04-11(3).
[14] [英]埃德·伯恩,查尔斯·克拉克.大学的挑战——变革中的时代与大学[M].吴寒天,曾令琴,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80.
[1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6.
[16] 赵沁平.走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路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
[17] 沈红.研究型大学的自我迭代:新型研究型大学的诞生与发展[J].教育研究,2022(9) :22-32.
[18] 黄茂兴,叶琪.马克思恩格斯的竞争理论与当代世界创新竞争格局的契合性分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9) :80-87.
[19] “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课题组,胡建华.“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7(5) :15-24.
[20] 潘柏.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内涵、困境与对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5):75-82.
[21] 陈亮.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生成逻辑、责任担当与未来构想[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9-30.
[22] 张烁.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3] [英]米努什·沙菲克.新社会契约[M].李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22:50.
[2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72-173.
[25] 邹华.“大思政课”建构:价值意蕴·基本原则·创新路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37-143.
[26] [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79:64.
[27] 周远清.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 :3-6.
[28] 张军.建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等教育,2020(Z3) :18-20.
[29] [美]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M].姜智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06.
[30] 陈亮,李文健.学科集群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关系、冲突限制与优化策略——互动式治理理论视角[J].高校教育管理,2023(4) :24-37.
[31] 孙锐.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逻辑、核心构架与战略举措[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24) :14-23.
[32] 胡建华.转型时代的大学革新[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131.
[33] 张应强.大学制度与大学治理[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64.
[34] 屈廖健,邵剑耀.大学教师情绪劳动与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的关系——基于21世纪以来国内外实证研究的元分析[J] .重庆高教研究,2021(6): 67-77.
[1] 杨帆, 万昆. “双减”时代科学教育的行动者网络变迁与师资培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8(6): 69-78.
[2] 刘强. 消费者科技创新性集群对新媒体采纳行为的影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2): 170-17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吴宏政.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新文化生命体建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1 -9 .
[2] 付文军. “资本创造文化”论题的学理阐释[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10 -19 .
[3] 王佃利, 王文婷. 面向治理现代化的公共服务理论思考:内涵、要求与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20 -31 .
[4] 陈水生, 祝辰浪. 稳健驾驭:巨型工程的国家治理逻辑及其实现——以“西气东输”项目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32 -45 .
[5] 胡业飞, 张怡梦.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智慧治理:赋能机制与达成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46 -58 .
[6] 韩喜平, 杨羽川.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1 -8 .
[7] 王敏光, 金雨.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探赜[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9 -17 .
[8] 郑志峰, 罗力铖. 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数据分层治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18 -28 .
[9] 钟晓雯, 高洁. “人工智能+医疗”的风险研判及治理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29 -41 .
[10] 朱腾伟. “人工智能+”背景下算法正义的解构、检视与实现——以权利衡平为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42 -52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