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60 ›› Issue (4): 77-87.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4.04.008

• 教育科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数字化助推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范围与成熟度探析——基于2010—2024年文献分析

袁磊1,2, 刘美玲1   

  1. 1.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广西 桂林 541004;
    2.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区块链与智能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
  • 收稿日期:2024-03-08 出版日期:2024-07-25 发布日期:2024-07-19
  • 作者简介:袁磊,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区块链与智能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信息技术教育应用、STEAM 教育等。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国家重大项目“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研究”(VAA230006),“教育数字化”系列论文之一

An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Scope and Maturity of Building China’s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under the Assistance of Digitalization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alysis from 2010 to 2024

YUAN Lei1,2, LIU Mei-ling1   

  1. 1. Faculty of Educat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2. Key Laboratory of Education Blockchain 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541004, China
  • Received:2024-03-08 Online:2024-07-25 Published:2024-07-19

摘要: 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需首先厘清楚数字化与中国教育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与结构样态,以界定数字化在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应用范围并探析推动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成熟度现状。围绕数字化对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与作用,基于历史—政策—发展的逻辑主线,构建以主体、资源、治理、保障为实践范围的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框架;基于人—环境—行为的交互决定理论,构建以数字环境、数字能力、数字行为为主要要素的中国教育现代化中的数字化应用的维度框架;在借鉴能力成熟度模型基础上,遵循历史与发展主线,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数字化应用成熟度模型,将为数字化在中国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应用水平与能力以及对推动教育现代化纵深发展状况提供理论指导与行进方向。以教育要素、数字化维度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的CSSCI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进行检索、筛选、编码、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助推各教育主体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成熟度具有不均衡性,不同领域数字化助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成熟度具有差异性,同一领域数字化助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成熟度具有差异性。这对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有序推动教育现代化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成熟度

Abstract: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China’s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first clarify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and structural pattern between digitalization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China so as to define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scope of digitalization and analyze the current maturity. Based on the logical mainline of history-policy-development, this paper constructs an overall framework with the practice scope of subject, resources, governance, and guarantee, focusing on the impact and role of digitization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Based on the Triadic Reciprocal Determinism, it constructs a dimensional framework for digital application, with digital environment, digital capabilities, and digital behavior as the main elements; Based on the reference of th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and following the historical and developmental mainline, it constructs a maturity model for the digital application. This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direction for the application level and capability of digitalization in building China’s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as well as for promoting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By searching, screening, coding, and analyzing CSSCI journals and Chinese core journals (CNKI) with key words such as “educational elements” and “digital dimension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maturity of digitalization in promoting modernization of various educational entities is uneven: the maturity varies in different fields, and it differs even in the same field. Such finding provides practical guidance to systematically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a planned, step-by-step, and phased manner.

Key words: digitalization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Chinese modernization, maturity

中图分类号:  G434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25)[2024-01-17].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eqid=8117c2eb00009ed70000000464644beb.
[2] 徐显龙,许洁,国洪琦,等.数字化教育应用的范围和成熟度探析[J].开放教育研究,2023(12):92-100.
[3] 高书国.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内在品质和未来路向——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J].中国远程教育,2023(4):1-7.
[4] 李翔宇.教育数字治理能力提升的多重逻辑与行动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24(2):52-61.
[5] 付卫东, 陈安妮. 教育数字化转型视域下的“强师之路”:何以为忧与何以化忧[J]. 中国教育学刊, 2024(1): 65-70.
[6] 孙燕,李晓峰.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数字教材发展需求、现状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23(12):85-91.
[7] 孙杰远.教育强国背景下的基础教育变革:可为、应为与何为[J].学前教育研究,2024(1):1-11.
[8] 王娟,周琼,张雅君,等.教育数字人应用:场景分析、风险审视与策略应对[J/OL].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https://link.cnki.net/urlid/45.1066.C.20240129.1816.004.
[9] 王雪.从教育信息化走向教育现代化、国际化[N].中国教育报,2013-08-02.
[10] 张力.如何理解2035年教育现代化目标[N].光明日报,2019-03-19.
[11] 赵婉微.《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出台:将全面普及高质量学前教育[EB/OL].(2019-09-19)[2024-03-01].http://www.xinhuanet.com.
[12] 江芸涵.四川省印发《四川教育现代化2035》《四川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20—2022年)》[N].四川日报,2021-01-02.
[13] 申国昌, 王燕, 申霞. 建设高质量教育保障体系:现实依据、基本框架及实施策略[J]. 现代教育管理, 2021(11): 26-33.
[14]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6.
[15] 修南, 潘黎. 芬兰如何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领航者:多源流理论视角[J]. 比较教育学报, 2023(5): 29-41.
[16] 钟志贤,卢洪艳,张义.教育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模型研究——基于国内外文献的系统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3(6):29-37.
[17] 祝智庭, 胡姣. 教育数字化转型:面向未来的教育“转基因”工程[J]. 开放教育研究, 2022(5): 12-19.
[18] 陈丽, 张文梅, 郑勤华.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方位与推进策略[J]. 中国电化教育, 2023(9): 1-8,17.
[19] 刘永贵.数字化转型中的IT治理与管理流程再造[J].现代教育技术,2023(1):15-16.
[20] 曹晓明,徐诗婷.新师范视域下高效虚拟教研室构建路径探析——以智能教育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为例[J/OL].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https://link.cnki.net/urlid/45.1066.C.20240228.1434.002.
[21] 袁磊,刘沃奇.智能时代教育场域的技术焦虑与认知误区——基于梅洛-庞帝具身认知观的当下省察[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4(1):14-20.
[22] 王卓玉,徐济远, 叶薇,等. 数字化转型视阈下高等教育数字文化空间建设[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3(2): 70-77.
[1] 韩喜平, 杨羽川.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1-8.
[2] 张积家, 张姝玥. 论民族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关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116-132.
[3] 董慧, 杜晓依. 中国式现代化:活力与秩序的辩证统一[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1): 1-10.
[4] 谭智雄. 教育组织如何实现成功转型?——基于广西各独立学院转设的经验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6): 76-85.
[5] 任剑涛. 他者之资:比较视野中的“中国式现代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3): 1-15.
[6] 欧阳静. 简约治理是什么[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2): 86-95.
[7] 韩喜平, 马晨钤. 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1): 1-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吴宏政.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新文化生命体建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1 -9 .
[2] 付文军. “资本创造文化”论题的学理阐释[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10 -19 .
[3] 王佃利, 王文婷. 面向治理现代化的公共服务理论思考:内涵、要求与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20 -31 .
[4] 陈水生, 祝辰浪. 稳健驾驭:巨型工程的国家治理逻辑及其实现——以“西气东输”项目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32 -45 .
[5] 胡业飞, 张怡梦. 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智慧治理:赋能机制与达成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46 -58 .
[6] 韩喜平, 杨羽川.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1 -8 .
[7] 王敏光, 金雨.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探赜[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9 -17 .
[8] 郑志峰, 罗力铖. 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数据分层治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18 -28 .
[9] 钟晓雯, 高洁. “人工智能+医疗”的风险研判及治理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29 -41 .
[10] 朱腾伟. “人工智能+”背景下算法正义的解构、检视与实现——以权利衡平为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42 -52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