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60 ›› Issue (4): 88-96.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4.04.009

• 经济与管理 • 上一篇    下一篇

数字经济时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佟家栋1, 张千2   

  1. 1.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
    2.南开大学 APEC研究中心,天津 300071
  • 收稿日期:2024-03-01 出版日期:2024-07-25 发布日期:2024-07-19
  • 作者简介:佟家栋(1959—),男,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数字经济;张千(1992—),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博士后,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数字经济。
  • 基金资助: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对外开放高地建设研究”(20ZDA052)

Moving Faster to Develop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 the Digital Economy Era

TONG Jia-dong1, ZHANG Qian2   

  1. 1. School of Economics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2. APEC Study center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 Received:2024-03-01 Online:2024-07-25 Published:2024-07-19

摘要: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数字经济带来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为新质生产力赋予新的内涵,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新的路径。新质生产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力。数字经济革命性和颠覆性创新能够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升,有助于实现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大数字经济建设投入、优化现代产业链供应链、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发展培育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以及培养数字劳动力。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 创新, 现代化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新型生产关系

Abstract: Moving faster to foster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building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it is also the key to achieving Chinese modernization. The digital economy brings new impetus to economic growth, endows new connotations to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vides new patterns for accelerating their formation.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re exclusive to the digital economy era. The revolutionary and disruptive innovations of the digital economy can promot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help achieve the leap of workers, labor materials, labor objects and their optimized combinations, thus 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 To mover faster to develop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 the digital economy era, we need to put more investment in digital economy, optimize modern industrial and supply chains, promote digit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dustrial digitization, develop and cultivate emerging and future industries, carry out “AI +” initiative, and cultivate digital labor force.

Key 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digital economy, innovation, modern industrie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new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中图分类号:  F124.1

[1]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N]. 人民日报, 2023-11-24(9).
[2]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聚焦“新时代的硬道理”)[N]. 人民日报, 2024-03-05(6).
[3] 佟家栋. 以数字经济发展为增长依托,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EB/OL]. (2024-03-07)[2024-03-11]. http://www.rmlt.com.cn/2024/0307/696932.shtml.
[4]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 人民日报, 2024-02-02(1).
[5]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R]. 北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3.
[6] 张森, 温军. 数字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 一个分析框架[J/OL]. 当代经济管理.https://link.cnki.net/urlid/13.1356.F.20240315.1044.002.
[7] 翟绪权, 夏鑫雨. 数字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机制构成与实践路径[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1): 44-55.
[8] 周文, 叶蕾. 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J/OL].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11[2024-04-2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33.1337.c.20240301.1525.002.html.
[9]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3年)[R]. 北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4.
[10] 佟家栋, 张千.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数字中国[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3): 22-31.
[11] Goldfarb A, Tucker C. Digital economics[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019, 57(1): 3-43.
[12] Anderton R, Botelho V, Reimers P. Digitalisation and productivity: gamechanger or sideshow?[Z]. Working Paper Series 2794, European Central Bank, 2023.
[13] Acemoglu D. Labor-and capital-augmenting technical change[J].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2003, 1(1): 1-37.
[14] 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EB/OL]. (2024-03-12)[2024-03-11].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3/content_6939153.htm.
[15] 任保平. 生产力现代化转型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逻辑[J]. 经济研究, 2024(3): 12-19.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24-02-29)[2024-03-11]. 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402/t20240228_1947915.html.
[17]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 (2020-11-03)[2024-03-11]. https://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18]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EB/OL]. (2022-01-12)[2024-03-11].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1/12/content_5667817.htm.
[1] 郑志峰, 罗力铖. 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数据分层治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18-28.
[2] 钟晓雯, 高洁. “人工智能+医疗”的风险研判及治理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29-41.
[3] 徐艳茹, 郑润廷, 刘继安. 复杂适应系统观下大学组织的系统性变革:历史经验与新兴模式[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53-63.
[4] 陈亮, 孙谦. 新型研究型大学赋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逻辑构架与行动路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64-76.
[5] 柳春, 余进韬, 龚星宇, 张一. 数字化转型如何助力绿色发展——基于企业绿色创新的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97-115.
[6] 蒋震, 杨一帆. 关于优化税制结构及相关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59-67.
[7] 戴枫, 吕笠瞻. 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否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量质齐升?[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86-105.
[8] 申俊喜, 谢嘉欢. 数字消费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2): 127-145.
[9] 陈家建, 洪君宝. 社会治理的话语与地方实践:基于“模糊政策”的概念解释[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1): 11-20.
[10] 韦政伟, 高亚林, 杨川. 营商环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门槛模型的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1): 117-129.
[11] 申俊喜, 赵蕾. 市场一体化、消费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6): 100-119.
[12] 向超, 包丽平, 王小华. 数字经济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理论关照、政策检视与实践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6): 120-132.
[13] 席卫群, 杨青瑜. 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税收收入的影响机制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5): 87-101.
[14] 吴晓林, 邢羿飞. 知识复制抑或创新激发?——人工智能(ChatGPT)对社科类研究生教育的挑战与机遇[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2): 66-74.
[15] 钞小静, 孙艺鸣, 王灿. 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2): 120-13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潘瑾菁. 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7 -41 .
[2] 周良书, 郭文杰. 中共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与经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25 -30 .
[3] 朱莉涛. 《茗洲吴氏家典》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8 -24 .
[4] 李潇. 完善我国人格权立法的再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55 -60 .
[5] 赛铮. 论保险公司破产是偏颇性清偿行为撤销之例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61 -66 .
[6] 储泽祥, 王艳. OV语序里状语、补语的一种作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76 -80 .
[7] 邓世平. 乡村振兴:习近平对毛泽东农村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8 -54 .
[8] 陈民镇. 清华简伊尹诸篇与商汤居地及伐桀路线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2): 1 -11 .
[9] 陈延斌, 王伟. 传统家礼文献整理、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评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 -10 .
[10] 张玥, 王运来. 抗战时期大学发展的四大危机及应对——基于校长治校的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15 -119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