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60 ›› Issue (5): 23-33.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4.05.003
张怀承1, 黄文胜1,2
ZHANG Huai-cheng1, HUANG Wen-sheng1,2
摘要: 共同富裕是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内的全体人民都富裕,它引领着乡村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振兴,并使乡村文化振兴成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必经阶段。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人们对乡村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成了共富文化,激活了乡村文化新的生命力,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筑牢了文化强乡根基,引领了乡村社会全面振兴。在建设乡村共同体进程中,应依据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构建共富生产集体促进党建文化建设;应建设共富人文社区,重塑家庭文化和公共文化;应打造共富乡村产业,大力创新乡村特色文化,把新质乡村共同体建设成为乡村文化振兴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实践载体。
中图分类号: G127;D63-31
[1] 田云刚,张元洁.乡村振兴的乡村文化产业化路径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15. [2] 习近平在江苏徐州市考察时强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紧扣新时代要求推动改革发展[N].人民日报,2017-12-14(1). [3] 曹立,石以涛.乡村文化振兴内涵及其价值探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11-118. [4] 习近平在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时强调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9(1). [5]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6]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8]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1-12/14/content_5660780.htm. [9] 习近平 . 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0] 习近平. 在纪念孔子诞辰 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11] 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6. [1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3] 文军,吴越菲.流失“村民”的村落:传统村落的转型及其乡村性反思——基于15个典型村落的经验研究[J].社会学研究,2017(4):22-45. [14] 项继权.中国农村社区及共同体的转型与重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2-9. [15] 季中扬,李静.论城乡文化共同体的可能性及其建构路径[J].学海,2014(6):37-41. [16]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 [17] 叶敏,董佳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景区型村庄:发展逻辑与治理困境——基于浙北W镇JL村发展经验的案例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59-71. [18] 习近平.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求是, 2023(6):4-7. [19] 习近平: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EB/OL].(2021-04-27)[2023-12-27].http://www.xinhuanet.com/. [20] 曹林奎,黄国勤. 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建设[J].上海农村经济,2018(5):20-23. |
[1] | 臧雷振, 张冰倩, 刘超. 包容性增长:技术进步推动共同富裕的条件机制 ——来自全球宏观面板数据的证据[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1): 21-31. |
[2] | 申俊喜, 汪磊. 共同富裕背景下收入分配、消费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2): 136-154. |
[3] | 谢治菊, 许文朔. 从生活“解放”到空间“再生产”: 搬迁移民社会融入研究——以易地扶贫搬迁农户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8(6): 43-54. |
[4] | 叶敏, 董佳艺.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景区型村庄:发展逻辑与治理困境——基于浙北W镇JL村发展经验的案例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8(4): 59-71. |
[5] | 韩喜平, 何况. 分配制度变革何以推动共同富裕现代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6): 1-9. |
[6] | 吕德文. 迈向城乡共治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基于P县的田野发现[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6): 21-32. |
[7] | 史传林, 温瑜. 制度距离视角下超大城市城郊村公共服务失灵及治理——以广州市D村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6): 33-44. |
[8] | 唐斌, 梅畅. 枢纽脱嵌:农村政策试点中违法案件的行为特征与逻辑归因[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6): 45-60. |
[9] | 傅承哲, 梁倩盈, 卢泳莉. 乡村振兴中的大学生创业政策:供给内容、实现机制与行为效应——基于行为公共政策的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5): 62-78. |
[10] | 刘志鹏. 跨区域政府间合作何以可能?——基于绩效目标差异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管的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3): 28-39. |
[11] | 韩喜平. 中国农村发展难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解答[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6): 1-6. |
[12] | 张克俊, 付宗平, 李雪. 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基于政策关系二重性的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6): 7-20. |
[13] | 孙邦金,边春慧.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功能再生与制度探索[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6): 54-62. |
[14] | 李松有. 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与超越——从权力与资源的关系视角考察[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2): 64-75. |
[15] | 邓世平. 乡村振兴:习近平对毛泽东农村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8-54.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