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Vol. 53 ›› Issue (3): 105-110.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7.03.017

• 教育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从语言到话语:我国民族地区双语教育范式的偏移

袁梅1, 刘玉杰1,2   

  1. 1.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100081;
    2.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喀什844006
  • 收稿日期:2016-02-15 出版日期:2017-05-20 发布日期:2018-07-16
  • 作者简介:袁梅(1986-),女,内蒙古巴彦淖尔人,中央民族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刘玉杰(1975-),男,甘肃会宁人,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喀什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及少数民族教育。
  • 基金资助:
    国家民委项目“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现状与问题”(14ZYZ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疆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大课题(XJEDU070115A02)

From Language to Discourse: the Shift of Bilingual Education Paradigm in Ethnic Regions of China

YUAN Mei, LIU Yu-jie   

  1. 1.College of Education,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2.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Kashgar University, Kashgar 844006, China
  • Received:2016-02-15 Online:2017-05-20 Published:2018-07-16

摘要: 我国民族地区大都处于祖国边陲,以“多语言、大杂居、小聚居”甚至“跨境而居”为基本特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故民族地区的双语教育应具有“稳民固边”、维护“文化安全”、凸显“话语共同体”的功能与作用。在双语教育中教育主体之间要形成“主体间性”,教育内容要强调“文化间性”,教育实践要凸显“话语间性”。从语言到话语双语的教育范式需要做到三个“偏移”:从语言的工具性向本体性偏移,从单向灌输向对话交流偏移,从显性教育向隐性教育偏移。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 话语, 话语共同体, 双语教育

Abstract: Chinese ethnic areas, mostly in the border of our motherland, are marked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languages, ethnically mixed, small communities” and even “cross-border living”.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globalizing process and increasing exchanges of foreign culture, bilingual education in minority areas should possess the functions of “stabilizing the people, consolidating the border”, “maintaining cultural security” and “highlighting the discourse community ”. In bilingual education, the subjects of education should form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 content should stress on “inter-culturality” and the practice should emphasis“inter-discursivity. The following three “shifts” should be taken to transform educational paradigm from language to discourse: “language tools” shifts to “language ontology”, “unidirectional inculcating” transfers to “dialogues and exchanges”.

Key words: Marxist standpoint on language, discourse, discourse community, bilingu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 

  • G750
[1] 袁文彬.马克思主义和语言问题[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6.
[2] G.Brown, G.Yue. 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1.
[3] [英]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 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
[4] Cutting,J.Analysing the Language of Discourse Communities[M].Oxford:Elsevier Science Ltd.,2000:1.
[5] 顾明远,滕珺. 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理解教育[J]. 教育学报,2015(4):4.
[6] Foucault,M.L’Archeology du Savoir[M].Edition Gallimand,1969:168.
[7] Schiffrin D,Tanen D,Hamilton H.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M].Oxford:Black Publishing Ltd.,2001:1.
[8] 埃利亚·萨尔法蒂.话语分析基础知识[M]. 曲辰,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65.
[9] 袁英.话语理论的知识谱系及其在中国的流变与重构[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10] 曼弗雷德·弗兰克.论福柯的话语概念[M]. 陈永国,译.北京: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83.
[11] 严明.话语共同体理论建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1.
[12] 秦龙.马克思从“共同体”视角看人的发展思想探析[J]. 求实, 2007( 9):11.
[13] 陈明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域下民族主义研究的意义[J]. 江淮论坛,2014(4):21.
[1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525.
[15] 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124.
[1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17]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5.
[18] 苏令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107.
[19] 张天宝.试论理解的教育过程观[EB/OL].http://www.3edu.net/lw/lltt/lw_35878_2.html.
[20] 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 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46.
[21] 韩红.文化间性话语中语义研究的自我理解[J].外语学刊,2004(1):67.
[22] 刘悦笛.中国人文科学的“自创性”: 以文化间性以柔克刚[J].文艺理论研究,2015(1):57.
[23]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DB/OL].http://baike.baidu.com/link? url=6mbGCmtn9W6vLQndZFqPcuUolsIE 4xqjnIp0t8lHm AHRPxK64cxQBuLGeu4Jzq0R9QqKFvrCW24maC7eChwuSa.
[24] 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2.
[25]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20
[26] 董爱智,宋德文.话语间性及其话语治疗[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1):63.
[27] 钱冠连.语言:人类存在的家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4.
[28] Volosinov,v.n.Marx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9.
[29] 库玛.全球化社会中的语言教师教育[M]. 赵杨,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3.
[30] 赵世举.语言与国家[M].北京:商务印书馆,党建读物出版社,2015:219.
[31] 韩昌黎.韩昌黎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1:536.
[32] 陈桂生. 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266.
[33] 潘文国.语言学是人学[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1):2.
[34] 苏令银.主体间性[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227.
[1] 贺东航, 贾秀飞. 作为中国特色学术话语的“政治势能”——贺东航教授访谈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4): 10-18.
[2] 吴全兰. 汉法家争夺意识形态话语权失败的启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4): 42-48.
[3] 张晋山, 王辉辉, 胡燕. 权力的维度:两岸政治话语的现状与未来构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67-73.
[4] 杨丽萍. 守护文化根脉:文化自觉与壮汉双语教育模式的转换[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81-86.
[5] 瞿久淞, 靳书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2-47.
[6] 于天昱. 反问句在话语进程中的作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96-102.
[7] 王芸.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国家治理价值举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6): 50-55.
[8] 邓伯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语料库的建设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4): 1-8.
[9] 张晋山,张季. 演进与分野:海峡两岸的“统一”话语考察及比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6): 57-62.
[10] 吴珏. 英语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语用身份及其话语建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3): 165-171.
[11] 吴全兰. 西汉法家对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及其失败原因[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2): 31-3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magtech. 测试发布文章[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1(1): 1 .
[2] 陈延斌, 王伟. 传统家礼文献整理、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评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 -10 .
[3] 李冰, 陈姝瑾. 《郑氏家仪》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1 -17 .
[4] 朱莉涛. 《茗洲吴氏家典》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8 -24 .
[5] 周良书, 郭文杰. 中共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与经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25 -30 .
[6] 张乾元, 朱倩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1 -36 .
[7] 潘瑾菁. 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7 -41 .
[8] 瞿久淞, 靳书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2 -47 .
[9] 邓世平. 乡村振兴:习近平对毛泽东农村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8 -54 .
[10] 李潇. 完善我国人格权立法的再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55 -60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