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Vol. 54 ›› Issue (2): 37-41.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8.02.006
李健
LI Jian
摘要: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浪潮的影响下,法国左翼代表巴迪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回归事件-主体-真理哲学的姿态表达自己的激进立场。在这一哲学思想下,人的存在方式成为他思考的核心。他主要以三个问题作为切入点:一是批判资本主义,揭开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面纱,以此彰显人的主体地位。二是从事件、主体和真理的角度解读人如何实现一种从旁观者到创造者的角色转换,以此彰显人的能动性。三是将激进政治哲学的目标定位为马克思所说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此彰显对人最大程度的尊重。正是在这环环相扣的思想链条下,巴迪欧通过发掘人这一主体的理想存在方式阐述了他的共产主义构想,最终为他的激进政治哲学铺平道路。
中图分类号:
[1] 齐泽克.暴力:六个侧面的反思[M].唐健,张嘉荣,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2] 阿兰·巴迪欧.世纪[M].蓝江,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阿兰·巴迪欧.当前时代的色情[M].张璐,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 [4] 吉奥乔·阿甘本,等.好民主 坏民主[M].王文菲,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 [5] Slavoj Zizek.The Sublime Object of Ideology[M]. Verso,2009. [6] 蓝江.在世之中的真理的身体——阿兰·巴迪欧的现象学转向[J].哲学动态,2011(11):54-61. [7] 阿兰·巴迪欧.巴迪欧对大选的反思:特朗普当选象征着政治的消失[EB/OL].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60771. [8] 阿兰·巴迪欧.柏拉图的理想国[M].曹丹红,胡蝶,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 |
[1] | 刘慧姝. 释放想象与社会变革——论玛辛·格琳的艺术-审美教育思想[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5): 59-67. |
[2] | 吴静, 俞梦. 网络直播平台中主体的建构与消解[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47-53. |
[3] | 曲轩.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美好生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2): 37-43. |
[4] | 胡莹. 论东巴古籍文献保护主体及其整合[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5): 1-7. |
[5] | 陈国华, 宁常郁. 台湾主体意识建构对台湾青年的影响及其对大陆高校开展两岸交流的启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1): 49-55. |
[6] | 王春华, 易连云. 儿童主体化: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学科的逻辑起点[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1): 61-64. |
[7] | 杨瑷华. 证券内幕交易罪犯罪主体的证明方式探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4): 35-41. |
[8] | 韦义平, 庞惠支, 裴娜, 刘永华, 韩英, 赵帅. 事件前瞻记忆优先加工缓存效应[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4): 99-104. |
[9] | 何广寿.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哲学意蕴[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3): 25-30.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