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Vol. 51 ›› Issue (2): 43-48.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5.02.007
林雄洲
LIN Xiong-zhou
摘要: 天人合一命题在宋以后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以辟佛为目的,张载力主“明诚并进”的德修工夫,率先确立了方法论进路的“道德型态天人合一”;秉承圣王一体的儒学理念,朱熹等人通过“灾异事应”的辨识总结了政治事件与自然现象的联系,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了“政治型态天人合一”;激于明末空谈心性之疲敝,陆世仪以“阴阳五行”强调天人之间的实质联系,讨论的是本体论层面的“物质型态天人合一”。在此演化进程中,不同型态的天人合一逐渐塑就了共同的特质,此即现实关怀的精神与道德实践的指向。
中图分类号:
[1] 刘笑敢.天人合一:学术、学说和信仰——再论中国哲学之身份及研究取向的不同[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6). [2] 张载.张载集[M].章锡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8. [3] 程颢,程颐.二程集[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 [4] 朱熹.朱子全书:第6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0. [5] 湛若水.格物通(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6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91. [6] 朱熹.朱子全书:第1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86. [7] 薛瑄.读书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1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652. [8] 薛瑄.读书续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1册 [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779. [9]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360. [10] 朱熹.朱子全书:第14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589. [11] 陆世仪.思辨录辑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24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2] 陆世仪.陆世仪先生诗文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98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3]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黄汝成,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240. |
[1] | 陈安民,周欣. 湖湘学派对周敦颐的推尊考论——以南宋时期濂溪祠记为中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4): 45-50.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