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Vol. 53 ›› Issue (1): 68-73.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7.01.012

• 文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清人彭端淑对杜甫的推崇与继承

潘玥   

  1.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四川成都610082
  • 收稿日期:2016-08-20 发布日期:2018-07-16
  • 作者简介:潘玥(1982-),女,四川成都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员,文学硕士。

On Research of Peng Ruishu’s Canonizing and Inheritance of Dufu’s Spirit

PAN Yue   

  1. Chengdu Du Fu Caotan Museum, Chengdu 610082, China
  • Received:2016-08-20 Published:2018-07-16

摘要: 彭端淑作为清代蜀中名士,一生敬爱杜甫,高度赞扬杜甫的人格、个性和思想,对其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他诗学杜甫,创作中继承发扬“诗史”精神 ,关注现实,反映民生疾苦,感情沉着真挚,诗风浑厚雄健,颇得杜诗神髓。对此加以深入探讨,既有助于了解杜甫在后世的影响,又可以推进和加深对彭端淑本人诗学思想的研究。

关键词: 杜甫, 彭端淑, 尊杜, 学杜

Abstract: Peng Ruishu, a literary celebrity of the middle of Sichuan Province in the Qing Dynasty, spent all his life writing on Du Fu to honor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 and ideas of the great poet, sympathizing with him in his misfortune. He learnt the poetic writing methods from Du Fu, and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Du’s spirit of “poetic history” in his works. This spir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reality, and reflects the sufferings of people. Peng’s poems are vigorous and heroic, and obtain the quintessence of Du’s. In a word, the deep exploration of Peng’s poems not only helps us know Du Fu’s influence on the later generations, but also benefits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poetic thought of Peng.

Key words: Du Fu, Peng Ruishu, honoring Du Fu, learning from Du Fu

中图分类号: 

  • I206.2
[1] (清)张邦伸.锦里新编[M],成都:巴蜀书社,1984.
[2] 彭端淑.雪夜诗谈[M]//《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续修四库全书:1700册,集部,诗文评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 (清)何明礼.浣花草堂志[M]//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成都旧志·专志类.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
[4] 李朝正,徐敦忠.彭端淑诗文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
[5] 苏轼.苏轼文集[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6]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7] 萧涤非.杜甫全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8] (清)王嗣奭.杜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 周苇风. 汉乐府《艳歌罗敷行》文体考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5): 96-105.
[2] 齐清仙. 马融《广成颂》之用典及文献价值[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5): 106-116.
[3] 曲景毅, 王治田. 论《唐诗艳逸品》之版本与文献问题——兼谈其作为晚明商业出版物之特色[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20-29.
[4] 胡大雷. 文学新动力与建安诗歌兴盛[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140-146.
[5] 杜海军. 论石刻的文学研究状况与不足[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147-154.
[6] 力之. 襄阳“文选楼”与“高斋学士”所属辨证——关于一不难知的误说流行千年不止之思考及其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00-110.
[7] 刘锋. 李善注《文选》留存旧注综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11-117.
[8] 丁红旗. 论《文选》读习的兴盛在中唐时期[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18-127.
[9] 王琼. 奎章阁本六臣《文选·海赋》作者注辨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28-131.
[10] 周春艳. 《九辩》乃“汉人的作品”说驳议——兼论“用汉语词汇史鉴定古籍时代”之适用度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32-137.
[11] 张文东, 李乃龙. 学术述评之我见——读《〈文选〉研究百年述评》之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6): 138-144.
[12] 于景祥,胡佩杰. 论明代中期文学批评中公正对待六朝骈文的倾向——以杨慎、王文禄为中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72-76.
[13] 孟飞. 从“链体”结构看陆贽骈文的功能突破[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77-85.
[14] 孙丽娜. 论元稹处理骈散关系的方式[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86-91.
[15] 丁楹. 文人入幕、干谒之风与南宋四六文的繁盛[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92-9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magtech. 测试发布文章[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1(1): 1 .
[2] magtech. 测试最新录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 (): 1 .
[3] 陈延斌, 王伟. 传统家礼文献整理、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评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 -10 .
[4] 李冰, 陈姝瑾. 《郑氏家仪》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1 -17 .
[5] 朱莉涛. 《茗洲吴氏家典》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8 -24 .
[6] 周良书, 郭文杰. 中共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与经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25 -30 .
[7] 张乾元, 朱倩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1 -36 .
[8] 潘瑾菁. 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7 -41 .
[9] 瞿久淞, 靳书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2 -47 .
[10] 邓世平. 乡村振兴:习近平对毛泽东农村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8 -54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