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7, Vol. 53 ›› Issue (3): 57-63.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7.03.010
蒋永国
JIANG Yong-guo
摘要: 鲁迅于中西政治经济文化激烈碰撞的条件下萌发了现代国族意识。晚清严重的国家社会危机和宗族衰败是鲁迅国族意识萌蘖的现实基点,传统文化典籍中的爱国观念又从文化上滋养了鲁迅现代国族意识的生长。这一现代国族意识的萌蘖有利于理解鲁迅的启蒙、国民性批判和晚年“左”转,也对解读鲁迅与政治的诸种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图分类号:
[1] 朱正.一个人的呐喊[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7. [2]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年谱(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 薛绥之.鲁迅生平史料汇编(一)[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4] 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 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6] 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 周作人.周作人自编文集·鲁迅的故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8] 周建人,周晔.鲁迅故家的败落[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9] 鲁迅博物馆.周作人日记[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 [10] 秦宝琦,孟超.秘密结社与清代社会[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 [11] 徐珂.清稗类钞(第8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2] 刘家兴.晚清浙江教案研究[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3. [13] 第一历史档案馆.清末教案·序言[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4] 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6] 李岩.大禹治水和中国国家起源[J].学术论坛,2011(10). [17] (汉)司马迁.史记(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8]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9] 王焕镰.墨子集诂(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0] 王富仁.孟子国家学说的逻辑构成:从孔子到孟子(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8). [21] 许寿裳.鲁迅传[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
[1] | 赵京华. 略论鲁迅杂文的激进性与稳健性[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4): 2-12. |
[2] | 董炳月. 论鲁迅的“南京记忆”——以其“自我”的形成与表现为中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2-10. |
[3] | 黄乔生. 从“但除了印度”到“除了泰戈尔”——略论鲁迅对印度的想象和认知[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11-19. |
[4] | 蒋永国, 姚洁. 文史根脉·世界眼光·鲁迅精神——宋云彬杂文创作的“三扇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1): 78-94.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