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Vol. 54 ›› Issue (4): 115-119.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8.04.018

• 教育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性·价值·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原点

赵浚1,2   

  1. 1.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沈阳110169;
    2.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1
  • 收稿日期:2018-02-22 出版日期:2018-07-18 发布日期:2018-07-18
  • 作者简介:赵浚(1987-),女,吉林长春人,东北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政治学在站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高校德育。
  • 基金资助: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研究”(16CKS042);教育部中央科研基本业务费项目“终极关怀视阈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化研究”

Nature, Value and Spirit: the Origin of Human Scienc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AO Jun1,2   

  1. 1. School of Marxism,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110169;
    2.School of Marxism,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130024,China
  • Received:2018-02-22 Online:2018-07-18 Published:2018-07-18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深度关切,更深层次地体现为对人之本性、人之价值和人之精神的终极性探寻。人之本性,使人在塑造自我德育需求的理性自觉中追逐着理想的人生目标;人之价值,使人在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中彰显着实践的人文特性;人之精神,使人在践行精神活动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实现着持续性的德性养成。本性、价值和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原点,为人之为人提供了安身立命和终极依托的深层合理基础。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人学原点, 本性, 价值, 精神

Abstract: The deep concer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human being is reflected deeply as the ultimate exploration of the nature, the value and the spirit of human beings. Human nature makes people pursue the ideal life goal in the r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shaping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moral education. The value of man shows the human characteristic of practice in the inner needs of his own development. The spirit of human beings makes people realize 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moral character in the process of extended reproduction of spiritual activities. The origin of human scienc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ature, value and spirit provide a reasonable profound basis of settling down and ultimate support for human being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origin of human science, nature, value, spirit

中图分类号: 

  • G41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4.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3.
[3] 张澍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61.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96.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06.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26.
[7] 李德顺,龙旭.关于价值和“人的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1994(5).
[8] 张岱年.论价值的层次[J].中国社会科学,1990(3).
[9] 杜时忠.德育十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22-23.
[10] 刘晓英.立体的实践和立体的人[J].新华文摘,1998(2).
[1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0.
[12] 张曙光.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追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20.
[13] [德]马克斯·舍勒. 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李伯杰,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43.
[14] 荣格.寻求灵魂的现代人[M].苏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127.
[15] 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77.
[16]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北京:三联书店,1987:565、56.
[1] 杜利娜. “五四运动”:历史评价与时代价值[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5): 33-41.
[2] 齐清仙. 马融《广成颂》之用典及文献价值[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5): 106-116.
[3] 唐咸明. 清抄本《天南纪事》的内容、版本及文献价值[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38-46.
[4] 王瑜, 叶雨欣. 20世纪以来美国基础教育扶贫政策公平价值观述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132-139.
[5] 陈欣, 李祖超. “唯薪”“唯新”与“唯心”:新时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C位之争[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2): 101-108.
[6] 管爱花, 王升臻. 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大数据相关关系的哲学反思——基于思想与行为的因果关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1): 55-60.
[7] 秦程节, 何小春. 融入日常生活:青年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微观建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1): 61-67.
[8] 王瑜.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民国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1): 68-77.
[9] 蒋永国, 姚洁. 文史根脉·世界眼光·鲁迅精神——宋云彬杂文创作的“三扇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1): 78-94.
[10] 史泽源,荆蕙兰. 试论践行友善价值观的三重境界及提升策略[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120-124.
[11] 张乾元, 朱倩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1-36.
[12] 钟瑞添, 李旭华. 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价值[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6): 1-11.
[13] 李煌明. 核心价值观的体用结构与思维方式——基于中国哲学本体论的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6): 12-17.
[14] 李西祥. 阿多诺与后马克思主义:否定的辩证法之历史回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5): 1-7.
[15] 陈艳玲, 彭文祥. 现实困境与精神救赎——刘醒龙《天行者》中的“界岭”意象[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4): 86-9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magtech. 测试最新录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 (): 1 .
[2] 陈延斌, 王伟. 传统家礼文献整理、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评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 -10 .
[3] 李冰, 陈姝瑾. 《郑氏家仪》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1 -17 .
[4] 朱莉涛. 《茗洲吴氏家典》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8 -24 .
[5] 周良书, 郭文杰. 中共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与经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25 -30 .
[6] 张乾元, 朱倩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1 -36 .
[7] 潘瑾菁. 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7 -41 .
[8] 瞿久淞, 靳书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2 -47 .
[9] 邓世平. 乡村振兴:习近平对毛泽东农村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8 -54 .
[10] 李潇. 完善我国人格权立法的再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55 -60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