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Vol. 55 ›› Issue (2): 1-9.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9.02.001
• 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 • 下一篇
王兆胜
WANG Zhao-sheng
摘要: 林语堂与五四新文化的关系,长期以来并未引起研究者足够重视。学界往往倾向从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研究林语堂,忽略林语堂对五四新文化的贡献。林语堂以现代语言学推动五四新文化发展,既具有填补空白作用,也是他与胡适一样切近语言革命的关键。除了激进的文化思想,林语堂还具有包容心和兼容性,这主要表现在与五四新文化倡导者有不同认识,对其反对派采取欣赏、继承和发展的态度。林语堂的贡献有助于为五四新文化重新定位和增殖,对一体化理解和创造性转换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大传统与五四新文化小传统,也不无启示作用。
中图分类号:
[1] 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9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 施建伟.林语堂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 [3] 余娜.论林语堂早期语言学研究与新文化运动[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4] 林语堂.信仰之旅[M].胡簪云,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5] 林语堂.林语堂散文经典:第2卷[M]. 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 [6] 林语堂.翦拂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7] 任建树.陈独秀著作选集(第一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8] 林语堂.八十自叙[M]. 北京:宝文堂书店,1991. [9] 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6卷[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0] 王炳根.林语堂自述[M]. 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11] 王兆胜.林语堂与中国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2] 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第25卷[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3] 林语堂.中国人[M].郝志东,沈益洪,译.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 [14] 林太乙.林语堂传[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 [15] 黄兴涛.旷世怪杰——名人笔下的辜鸿铭 辜鸿铭笔下的名人[M].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16] 宋剑华.“化西”思维与新文学现代性的艺术呈现[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17] 高玉.本土经验与外国文学接受[J].外国文学研究,2008(4). [18] 张明高,范桥.周作人散文(第2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
[1] | 肖百容. 论林语堂小说的行踪叙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3): 51-56.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