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Vol. 57 ›› Issue (1): 13-21.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1.01.002
吴晓林, 谢伊云
WU Xiao-lin, XIE Yi-yun
摘要: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党建引领是当前推动群众自治制度效能转化的关键。从基层角度来看,治理效能体现在组织体系建构、居民参与提高、回应力提升三个维度。研究显示,党建引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效能转化遵循了“强组织的低成本撬动”机制:其一,党建引领进入小区,缩小基层群众自治的单元,降低了群众自治的规模成本;其二,党组织运用意识形态和纪律约束,发挥党员兼具组织成员与居民双重身份的优势,撬动社区社会建设,降低了群众自治的组织成本。强组织的低成本撬动机制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能够有效克服社区规模大、动员难的困境,降低集体行动的成本,是制度效能转化的理性选择。但是,这种机制还要在实践中接受“组织扩张”和“有效激励”的挑战。党组织帮助社会积累条件,将社会力量撬动起来、将基层自治意识激发出来,是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
中图分类号:
[1] 习近平.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2. [2] Heller P. Social capital as a product of class mobilization and state intervention: Industrial workers in Kerala, India[J]. World Development, 1996, 24 (6): 1055-1071. [3] 叶敏.社区自治能力培育中的国家介入——以上海嘉定区外冈镇“老大人”社区自治创新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3):10-18. [4] 唐亚林,陈先书.社区自治:城市社会基层民主的复归与张扬[J].学术界, 2003(6):7-22. [5] 杨军剑.城市社区治理效能的整体提升及优化路径探析[J].学习论坛, 2019(8):85-89. [6] 唐有财,王天夫.社区认同、骨干动员和组织赋权:社区参与式治理的实现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 2017(2):73-78. [7] Arifudin, Nasrul B, Maswadi. Program of Community Empowerment Prevents Forest Fires in Indonesian Peat Land[J].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3, 17(1): 129-134. [8] 王浦劬,汤彬.基层党组织治理权威塑造机制研究——基于T市B区社区党组织治理经验的分析[J].管理世界,2020(6):106-119. [9] 郭为桂.“再组织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抉择及其制度化导向[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9(1):11-21. [10] 李浩,原珂.新时代社区党建创新: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复合体系[J].科学社会主义, 2019(3):76-83. [11] 陈亮,李元.去“悬浮化”与有效治理:新时期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逻辑与类型学分析[J].探索, 2018(4):109-115. [12] 韩冬雪,胡晓迪.社区治理中的小区党组织:运作机理与治理效能[J].行政论坛, 2020(3):11-18. [13] 吴晓林,谢伊云.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创制:城市基层治理转型的“凭借机制”——以成都市武侯区社区治理改革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 2020(5):91-98. [14] 张俊芳.中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刍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5):27-31. [15] 李蓉蓉.城市居民社区政治效能感与社区自治[J].中国行政管理, 2013(3):53-57. [16] 陈伟东.社区行动者逻辑:破解社区治理难题[J].政治学研究, 2018(1):103-106. [17] Cohen, Michael. Community Size and Participation By Lawyers in Community Politics[J].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1969, 31(4): 1107-1110. [18] [美]曼瑟·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 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2. [19] 谢正富.集体行动理论视角下的“微自治”有效性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6):112-118. [20] 刘凤,傅利平,孙兆辉.重心下移如何提升治理效能?——基于城市基层治理结构调适的多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 2019(4):24-35. [21] 容志,秦浩.再组织化与社会治理现代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社区“整体网格”的运行逻辑及其启示[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20(6):66-77. [22] 秦晓蕾,李延伟.治理效能提升视阈下公民参与治理创新的制度化之路——基于南京市机关作风群众评议18年演变历程的分析[J].治理研究, 2020(4):67-76. [23] 吴晓林.党如何链接社会:城市社区党建的主体补位与社会建构[J].学术月刊, 2020(5):72-86. [24] Thomas E L. Social class and size of community[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59, 64(5): 505-508. [25] 吴晓林,谢伊云.房权意识何以外溢到城市治理?——中国城市社区业主委员会治理功能的实证分析[J].江汉论坛, 2018(1):132-137. [26] 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3):5-13. |
[1] | 马亮. 四位一体的国家治理——制度优势何以转化为治理效能?[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1-12. |
[2] | 韩志明. 灵活的适应性机制——基层协商民主的弥散化发展及其效能[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43-53. |
[3] | 韩志明. 灵活的适应性机制——基层协商民主的弥散化发展及其效能[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43-53. |
[4] | 袁方成, 王丹. 超越“诺斯悖论”:从制度性能到治理效能 ——以宅改为研究对象[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67-81. |
[5] | 马卫红. 以政社同构弥合制度距离:基层治理吹哨改革的效能转化机制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82-93. |
[6] | 马卫红. 以政社同构弥合制度距离:基层治理吹哨改革的效能转化机制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82-93. |
[7] | 孟天广, 王烨. 基于大数据的社会治理创新:地方创新与治理效能[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111-123. |
[8] | 孟天广, 王烨. 基于大数据的社会治理创新:地方创新与治理效能[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1): 111-123.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