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Vol. 55 ›› Issue (5): 16-25.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9.05.002
刘仁春, 徐连明
LIU Ren-chun1, XU Lian-ming2
摘要: 社会怨恨情绪的弥漫与扩散已经成为转型期我国民间话语表达的突出现象。尤其在网络空间,一些网民利用网络匿名性的掩护,通过极端化、非理性的言辞以宣泄内心的不满情绪,表现出了群体极化的倾向。这种怨恨情绪的存在反映了当前我国分化背景下社会关系紧张的现实。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迅速由同质型社会向分化型社会转变,社会的结构性张力不断加大,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凸显。社会怨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这样的矛盾冲突之中。因此,只有在改革发展中统筹兼顾社会各方利益,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能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才可能有效化解各种矛盾与冲突,消解产生社会怨恨情绪的土壤。
中图分类号:
[1] 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M].刘小枫,编;罗悌伦,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 泰勒,佩普劳,希尔斯.社会心理学[M].谢晓非,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凯斯·R. 桑斯坦.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M].尹宏毅,郭彬彬,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4] 河南5名官员考察中遇车祸身亡[EB/OL].http://comment.news.163.com/news_guonei8_bbs/8RRRA-OPT0001124J.html,2013-04-17. [5] 周圣义.官员遇难不应该成为网络狂欢[EB/OL].http://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3/0410/c241220-21085063.html,2013-04-10. [6] 搜狐新闻.沈阳政协某领导夫人在超市被捅重伤[EB/OL].http://quan.sohu.com/pinglun/cyqemw6s1/405342339,2014-10-21. [7]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8] 朱力,朱志玲.转型期的社会结构性怨恨:概念、形态和特征[J].中国图书评论,2015(4):12-22. [9] 上官敫铭.哈尔滨“警察打死人案”后的网络暗战[N].荆门晚报,2008-11-06(10). [10] 杨耕身.杀人者何以又成网络英雄[N].东方早报,2009-06-18(A23). [11] 祝华新.网民成为压力集团是国家进步的象征[N].东方早报,2009-12-30(3). [12] 哈医大血案,网民怎“高兴”?[EB/OL].http://view.news.qq.com/zt2012/xuean/index.htm,2012-03-29. [13] 李汉林,魏钦恭,张彦.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结构紧张[J].中国社会科学,2010(2):121-143. [14] 官方基尼系数已超警戒,为何仍遭质疑[EB/OL].http://view.news.qq.com/zt2013/gini/index.htm,2013-01-21. [15] 白天亮,曲哲涵.向上流动的路怎样才畅通[N].人民日报,2010-09-16(17). [16] 赵卫华.中国社会阶层流动新趋势[J].人民论坛,2011(30):56-57. [17] 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8] 易中天.绿丝带与红跑车[J].法制博览,2009(16):53. [1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1). [20]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1] 吕庆春,李军良.单位体制阻隔背景下福利的社会排斥[J].社会科学辑刊,2012(3):60-65. [22] 习近平在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坚定不移把反腐倡廉建设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3-01-23(1). |
[1] | 高鹏程, 张恩. 网络利益表达媒介的属性及其治理逻辑转换[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1): 20-29. |
[2] | 吴静, 俞梦. 网络直播平台中主体的建构与消解[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47-53. |
[3] | 金飞.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党组织公信力建设[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68-71. |
[4] | 潘瑾菁. 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7-41. |
[5] | 赵燕华, 郭小凡, 赵明. 基于复杂网络的汉越动物词语认知属性对比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1): 84-90. |
[6] | 王瑜. 文学史传统与穿越小说的青春想象——网络小说的青春主题研究之五[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3): 64-73. |
[7] | 罗宗志,潘用学. 瑶族的拟制亲属关系研究——以广西贺州市黄洞村认契习俗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5): 18-25. |
[8] | 黎瑛. 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动员:以新桂系政权为个案[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3): 14-20. |
[9] | 吴珏. 英语网络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语用身份及其话语建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3): 165-171.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