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Guangxi Teachers Education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2023, Vol. 59 ›› Issue (6): 41-54.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3.06.005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TAN Ying-jun, MENG Xiao-shuang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 人民日报,2021-08-29(1). [3] 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N]. 人民日报,2022-07-16(1). [5] 黄小军.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境遇、问题与旨向[J].云南社会科学,2022(4):68-78. [5] 李增元.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体系创新探索及新时代重点内容[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6):1-10. [6] 朱圆.我国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时代意蕴、问题与逻辑转换[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6):15-21. [7] 钟蔚,汪才明.民族地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瓶颈及制度建设[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69-74. [8] 王万平,于明慧.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路径研究——基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润村的案例[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64-75. [9] 余婷,杨昌儒,周真刚.乡村治理视角下民族地区村规民约的完善路径——以玉溪市红塔区为个案[J].贵州民族研究,2019(5):24-30. [10] 曾宇航.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以贵州省台江县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8(10):148-150. [11] 马威.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民族干部成长——以佤山地区民族干部人生历程为研究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48-56,183. [12] 韦幼玲,刘海仁,史兵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新乡贤培育对策研究——基于广西百都乡农村新乡贤的调查[J].广西民族研究,2018(6):48-54. [13] 张春敏,张领.民族地区农民再组织与乡村社会有效治理——基于黔东Y自治县乡贤参事会建设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59-65. [14] 侯雁飞.我国史学界构建史学中层理论的探索[J].社会科学战线,2012(2):271-272. [15] PERRI 6.Holistic government[M].London: Demos,1997. [16] 汪锦军.城市“智慧治理”:信息技术、政府职能与社会治理的整合机制——以杭州市上城区的城市治理创新为例[J].观察与思考,2014(7). [17] 李云新,韩伊静.国外智慧治理研究述评[J].电子政务,2017(7):57-66. [18] 郑烨,姜蕴珊.走进智慧城市:中国智慧城市研究的十年发展脉络与主题谱系[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1(5):158-168. [19] 来妤婷,李红亮.法治·智治·共治:生态治理的中国方案[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21(4):1-7. [20] 徐辉.突发公共事件区域智治政策协同模型构建与仿真应用[J].统计与决策,2022(22):170-174. [21] 张耘逸,罗亚.规划引领数字国土空间全程智治总体框架探讨[J].规划师,2021(20):60-65. [22] 周 俊.以整体智治消除基层“数据烟囱”[J].国家治理,2020(2):25. [23] 钱天国.数字赋能全链集成创新:整体智治政府的建设路径[J].浙江学刊,2022(3):35-42. [24] 邓念国.整体智治:城市基层数字治理的理论逻辑与运行机制——基于杭州市S镇的考察[J].理论与改革,2021(4):58-69,155-156. [25] Merton R K.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M].New York: Free Press,1968. [26] 唐斌. 具象思维、关联意识与理论建构:公共行政研究的中层理论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22(5):90-95. [27] 张国芳,季瑾.整体智治导向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基于嘉兴市“微嘉园”平台建设的考察[J].公共治理研究,2021(6):21-27. [28] 余敏江.整体智治:块数据驱动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J].行政论坛,2020(4):76-82. [29] 张成福,谢侃侃.数字化时代的政府转型与数字政府[J].行政论坛,2020(6):34-41. [30] 刘昊东,程爱.新时代推进乡村智治:重要性、现实困境及可行途径[J].智慧农业导刊,2023(7):47-51,56. [31] 王鹭,刘开君.数字乡村背景下破解公共服务碎片化的“整体智治”逻辑——基于浙江“浙里兴村共富”场景案例分析[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2(2):72-83. [32] 胡占光,吴业苗.数字乡村何以实现“整体智治”?——基于浙江五四村“数字乡村一张图”全景治理平台实证考察[J/OL].(2023-07-24)[2023-08-1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181.tp.20230724.1001.006.html. [33] 李志强,许峰.整体智治与网络融合:智慧社区应急治理机制及路径——基于浙江的实践探索[J].电子政务,2022(9):27-38. [34] 杨娟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地区智慧城市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21. [35] 刘琳琳.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从碎片性供给到整体性统筹[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0(4):83-89,75. [36] 陈文烈,查妍.民族地区发展悖论的破解与发展要素的时代赋值[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114-125. [37] 廖小明.协同治理视域下民族地区生态治理的路径选择[J].学术探索,2020(9):50-56. [38] 王凡,战勇.新时代贵州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20(7):158-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