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Vol. 55 ›› Issue (3): 102-109.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9.03.012

• 教育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自由”的向度及其超越——东西方文化中“自由”意义的分殊与当代学校德育审视

易连云1, 龙红霞2   

  1. 1.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海南海口571158;
    2.铜仁学院教育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 收稿日期:2019-01-18 出版日期:2019-05-25 发布日期:2019-07-12
  • 作者简介:易连云(1963- ),男,重庆奉节人,海南师范大学教授,教育学博士,海南师范大学学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学校德育;龙红霞(1976- ),女,湖南怀化人,铜仁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学校德育。
  • 基金资助: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德育模式构建研究”(FEB180515)

Dimensions of Liberty and Its Transcendence: on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liberty” Between the West and the East, and A Survey of Contempor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YI Lian-yun1, LONG Hong-xia   

  1. 1.Elementary Education College,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2.School of Education,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554300, China
  • Received:2019-01-18 Online:2019-05-25 Published:2019-07-12

摘要: 自由是个古老的观念,东西方文化均给予众多关注,然而,两者自始便内涵有异,实施的路径也各不相同。儒家文化中的“自由”思想具有独特的向度。然而,自中国近代引入西方自由概念以来,歧义重重,使得国人在对自由的认识上产生了很大的混乱,这种影响逐渐浸入到教育之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诸多方面,特别是学校德育,如道德教育的目标与道德主体的塑造等。诠释与理解东西方“自由”的不同向度,澄清当前学校德育中的诸种问题,可实现新时期东西方文化的深度融合与有效交流。

关键词: 自由, 儒家文化, 西方文化, 道德教育, 意义诠释

Abstract: Liberty, though an ancient concept that has long draw much attention from both the East and the West, bears different connotations in the two cultures, and thus is achieved with different approaches. The thought of “liberty” in Confucian culture carries a unique dimension. However, an introduction of its western connotation since modern times has infused confusion to its interpretation. Such a negative impact invaded China’s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in particular, and progressed into the educational goals and the shaping of moral subje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larify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chool mor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liberty” of the East and the West, so as to realize the deep integration and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liberty, Confucian culture, Western culture, moral education, interpretation of meaning

中图分类号: 

  • G41
[1] 李强.自由主义[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
[2] 陈刚.古希腊罗马的自由观——青年马克思的哲学史研究[J].学海,1994(1):31-36.
[3]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4] 欧内斯特·巴克.英国政治思想:从赫伯特·斯宾塞到现代[M].黄维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5]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M].杨思派,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6] 储昭华. 儒家文化的自由精神究竟何在——兼论儒家自由主义如何可能[J]. 江海学刊,2004(4):53-57.
[7] 柳谦 . “公民”或“大众人”?——古典公民观的现代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66-72.
[8] Isaiah Berlin. Four Essays on Libert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9] 约翰·密尔.论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10] 刘爱玲.中西传统自由观之比较[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2):9-13.
[11] 冯建军.人的道德主体性与主体道德教育[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4-89.
[12] 冯契.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1] 刘成群,晋跃冲. 马克思恩格斯希腊罗马史观探析——从氏族共同体的束缚到个体的异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6): 19-26.
[2] 张立达,唐诗茹. 弹幕文化自由困境的哲学反思[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5): 53-58.
[3] 夏庆波.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的“完整性”问题及其修正:一个宗教批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4): 49-57.
[4] 凌加英. 从自由原则表述的变化探讨罗尔斯对自由的理解[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4): 49-54.
[5] 谢芳. 自然之生与宽之于公:王船山自由经济思想侧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6): 31-37.
[6] 李长成. 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5): 102-10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陈延斌, 王伟. 传统家礼文献整理、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评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 -10 .
[2] 朱莉涛. 《茗洲吴氏家典》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8 -24 .
[3] 周良书, 郭文杰. 中共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与经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25 -30 .
[4] 张乾元, 朱倩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1 -36 .
[5] 瞿久淞, 靳书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2 -47 .
[6] 陈民镇. 清华简伊尹诸篇与商汤居地及伐桀路线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2): 1 -11 .
[7] 张少筠. 从清华简看克商之前周人的天命诉求——兼释何尊“廷告”[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2): 12 -16 .
[8] 代生. 《大雅·崧高》《小雅·采芑》《王风·扬之水》本事探析——从周人的南方经营和周楚关系角度[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2): 17 -23 .
[9] 谭培文, 吴全兰. 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问题研究——以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2): 24 -30 .
[10] 赫曦滢.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语境中的当代城市权利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2): 31 -36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