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2, Vol. 58 ›› Issue (3): 50-62.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2.03.005
黄路遥
HUANG Lu-yao
摘要: 受到“双减”的影响,小学教师产生了普遍的职业倦怠,这在女教师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诸如情绪衰竭、去人性化、成就感降低等问题多有发生。从社会性别角度进行归因可以发现,出于“依附于男性”的心理因素和对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状况的恐惧,许多女性应届毕业生自愿选择成为小学教师。在“双减”改革的强势冲击下,小学教师的工作矛盾逐渐暴露出来,这一职业在男性权威中的认可度开始降低,小学女性教师逐渐失去职业认同感,再加上劳动力市场的现状让绝大多数小学女性教师再就业的希望不大,因此她们更容易受到“双减”的影响,在自我与社会给予的双重困境中加剧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
[1] 王毓珣,刘健.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小学减负政策变迁及走向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1):17-23. [2] 蒋川,杨翘楚.“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EB/OL].(2020-11-02)[2021-09-1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2237415469721140&wfr=spider&for=pc. [3] 芦咏莉,何菲,冯丽红,等.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类型及其在职业倦怠上的特征[J].教师教育研究,2012(3):68-73. [4] 王文增,刘晓明.小学教师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2):52-54. [5] 乔富胜,宋新国,苗丹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倦怠研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1):67-69. [6] 梁妙银,陈白鸽,陈卫平,等.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7(30):71-74. [7] Link B,Phelan J. Social conditions as fundamental causes of disease[J].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1995(Suppl.):80-94. [8] Freudenberger H J. The staff burnout syndrome in alternative institutions[J].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 Practice,1975,12(1):73-82. [9] Maslach C M,Jackson S E,Leiter M P.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aslach[M]. Palo Alto:Consulting Psuchologists Press,1996. [10] 朱荟,陆杰华.工作抑或家庭:多重角色视角下性别红利释放的理论探讨[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161-170. [11] 邱九凤.教师职业的主要吸引因子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4):88-91. [12] Faiqa S,Naeem A. Effect of role ambiguity and role conflict in predicting work-family conflict among teachers[J].Pakistan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2018,33:349-365. [13] Williams C L.Doing “women’s work”:men in nontraditional occupations[M]. Newbury Park,London &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Inc.,1993. [14] Chodorow N.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15] 陈宝琪.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教师的身份认同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6):38-40. [16] 傅瑶.女硕士研究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7. [17] 祝平燕,夏玉珍.性别社会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8] 迟为国.美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流动与其原因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2(5):52-54. [19] 卿石松.性别角色观念、家庭责任与劳动参与模式研究[J]. 社会科学,2017(11):91-100. [20] Cordes C L, Dougherty T W. A review and an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on job burnou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3,18(4): 621-656. [21] 蔡立英.为何女性的工作选择不同于男性?——苏珊·平克谈职场性别差异中的选择作用[J].世界科学,2018(5):51-52. [22] 续继,黄娅娜.性别认同与家庭中的婚姻及劳动表现[J].经济研究,2018(4):136-150. [23] 张乐.当代青年的性别角色、家庭观念及其塑造——来自 CGSS 的数据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7(4):51-58. [24] 吴亮,张迪,伍新春.工作特征对工作者的影响——要求—控制模型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比较[J].心理科学进展,2010(2):348-355. [25] 罗慧兰.女性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26] 杜洁.国际有关社会性别主流化的理论观点述评——基于《超越社会性别主流化》专辑的讨论[J].妇女研究论丛,2013(6): 97-105. [27] 唐科莉.教师职业性别失衡将进一步加剧[N].中国教育报,2018-04-03(8). [28] 李雅丽.普通小学专任教师队伍现状和地区比较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8):27-28. [29] 王峰. 全国小学男教师比例不足30%:毕业后从教收入低于本科生平均水平[EB/OL]. (2021-09-09)[2021-09-1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0407356954473109&wfr=spider&for=pc. [30] 潘毅.中国女工——新兴打工者主体的形成[M].任焰,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31] 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32] 宋广文,魏淑华.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80-86. [33] 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M].钟良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34] 李春玲.性别分层与劳动力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35] Sargent P. The gendering of me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J].Sex Roles,2005,52(3-4):251-259. [36] 何方玲.矛盾性别偏见与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37] 徐莉,牛琴琴.“因材施教”辨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122-128. [3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9] Doeringer P B, Piore M J. Internal labor markets and manpower analysis[M].ME Sharpe, 1985. [40] 吴要武,刘倩.高校扩招对婚姻市场的影响:剩女?剩男?[J].经济学,2015(1):5-30. [41] 张抗私.社会排斥与劳动力市场分割——以性别歧视为例[J].财经问题研究,2009(5):40-45. [42] 陈建伟,苏丽锋.中国教育扩张之谜的供给侧解释:女性就业与行业工资[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6(4):27-39. [43] 南茜·弗雷泽,阿克塞尔·霍奈特.再分配,还是承认? 一个政治哲学对话[M].周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4] Datta G N, Oaxaca R L, Smith N. swimming upstream, floating downstream:comparing women’s relative wage positions in the US and Denmark[M]. IZA Discussion Paper,2003. [45] 李红梅,靳玉乐.教师教学业绩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2380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1):63-68. [46] L.达维逊,L.K.果敦.性别社会学[M].程志民,刘丽,宋坚之,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47] 李小江.性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48] 郭跃娇.不同学习领域的性别差异和劳动力市场结果是什么?[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2):157-160. [49] 刘晓辉.当代中国女性发展探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0. [50] 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M].程锡麟,等译.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 [5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2] Brotheridge C M, Lee R T. Testing a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 model of the dynamics of emotional labor[J].Journal of Occupation Health Psychology,2002(7):57-67. [53] 王卫红,张旭.教师心理素质状况调查与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72-75. |
[1] | 李晓蕾. “双减”背景下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减负提质——关于促进学生思维的讨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8(3): 63-70. |
[2] | 张雯闻, 贾海薇.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理解校外培训治理的国家行动逻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8(1): 113-122. |
[3] | 周序. 家庭资本与学业焦虑——试论“双减”政策引发的家长焦虑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6): 96-106. |
[4] | 李晓雅. “双减”:基础教育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契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6): 107-115. |
[5] | 饶佩. 教育时间视角下减负的困境及破解之道[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6): 116-126. |
[6] | 杨茂庆,严文宜. 非洲中小学教师流动:主要特征与影响因素[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51(3): 133-136.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