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Vol. 59 ›› Issue (1): 120-137.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3.01.011

• 知识与方法 • 上一篇    下一篇

新时代中国政治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发展与创新

王炳权1,2, 杨睿智2   

  1. 1.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治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政府管理学院,北京 102488
  • 收稿日期:2022-11-21 出版日期:2023-01-15 发布日期:2023-03-24
  • 作者简介:王炳权(1972—),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政治学理论研究。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治思潮的演进及社会影响研究”(20AZZ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研究”(21&ZD006)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Systems”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in the New Era

WANG Bing-quan1,2, YANG Rui-zhi2   

  1. 1.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0732, China;
    2. School of Government,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Beijing 102488, China
  • Received:2022-11-21 Online:2023-01-15 Published:2023-03-24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学人以构建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为主线,大力推进中国政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各方面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政治学学科体系的本土特色更加突出,积极回应了我国政治发展要求;政治学学术体系的中国意蕴更为恢弘,有力彰显了我国政治文明的新贡献;政治学话语体系的中国声音日益强劲,更好匹配了我国大国地位。面向未来,要以“三大体系”建设为抓手,立足中国实际,重视中国经验,传承中国基因,全面提高中国政治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

关键词: 中国政治学, 新时代, “三大体系”, 学术体系, 学科体系, 话语体系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scholars have take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independent knowledge system of political science as the main line,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political science discipline system, academic system and discourse system, and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all aspects of development: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itical science discipline system have become more prominent, and have actively respond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China’s political development; the Chinese significance of the political science academic system is more magnificent, which effectively demonstrates the contribution of China’s political civilization; the Chinese voice of the political science discourse system is becom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 which better matches China’s status as a major country. Facing the future, we should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ree systems” as the starting point, base ourselves on China’s reality, attach importance to China’s experience, inherit Chinese genes,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autonomy of China’s political science knowledge system.

Key words: Chinese politics, new era, the “three systems”, discipline system, academic system, discourse system

中图分类号: 

  • D09
[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四十周年[N].人民日报,2017-05-18(1).
[3]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王沪宁陪同考察[N].人民日报,2022-04-26(1).
[4] 张树华.中国政治学自主自强是大势所趋[J].政治学研究,2021(1):12-17.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王沪宁.中国政治学研究的新趋向(1980-1986)[J].政治学研究,1987(2):45-50,54.
[7] 曹沛霖.新世纪中国政治学的“三个走向”[J].天津社会科学,2001(2):13-16.
[8] 王浦劬.从阶级斗争到人民共和——我国政治学研究的逻辑转换析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91-99.
[9] 王炳权.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政治学:演进轨迹与内在逻辑[J].行政论坛,2019(2):5-10.
[10] 王一程.伟大事业和时代的呼唤[J].政治学研究,2000(4):5.
[11] 李培林.李培林自选集[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9.
[12] 杨海蛟,亓光.中国政治学30年[J].山东社会科学,2008(7):19-31.
[13] 王浦劬.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学术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14] 王炳权.自主、创新与包容: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特征与动力[J].新视野,2022(3):28-35.
[15] 周平.政治学构建须以知识供给为取向[J].政治学研究,2017(5):2-8.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三大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组,崔建民,王子豪,孙晶,黄海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进程评价:理论与实践探析[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2(1):148-156,160.
[17] 王浦劬,燕继荣,梁宇.新时代我国政治学学科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大学与学科,2021(3):27-38.
[18] 徐海燕.中国比较政治学:从西方学徒到自主创新[J].社会科学战线,2016(11):184-189.
[19] 李路曲.比较政治学的基本特质与学科划分标准[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1):157-169.
[20] 杨光斌.政治学研究范式的转型:从“求变”到“求治”——政治学学科史的视角[J].中国政治学,2018(1):35-74,271-272.
[21] 杨光斌.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2] 房宁.民主与发展——亚洲工业化时代的民主政治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3] 杨光斌.什么是历史政治学?[J].中国政治学,2019(2):3-21,214.
[24] 杨光斌.历史政治学的知识主体性及其社会科学意涵[J].政治学研究,2021(1):36-41.
[25] 任锋.历史政治学的双重源头与二次启航:从梁启超转向到钱穆论衡[J].中国政治学,2019(2):51-69,216.
[26] 杨光斌,释启鹏.历史政治学的功能分析[J].政治学研究,2020(1):10-20,124.
[27] 徐勇.中国的国家成长“早熟论”辨析——以关系叠加为视角[J].政治学研究,2020(1):2-9,124.
[28] 汪仕凯.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的历史政治学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1):28-38.
[29] 马雪松.大一统与辨正统:历史政治学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政治合法性论述[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2(1):88-95.
[30] 房宁.新中国政治学研究70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31] 房宁.政治学为什么需要田野调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10-16.
[32] 周平.民族政治学知识体系的构建、特点及取向[J].政治学研究,2019(1):2-13,125.
[33] 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6):1-14,123.
[34] 周平.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问题分析[J].政治学研究,2013(1):26-40.
[35] 周平.族际政治:中国该如何选择?[J].政治学研究,2018(2):32-43,125.
[36] 周平.现代国家基础性的社会政治机制——基于国族的分析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20(3):79-98,206.
[37] 李蓉蓉,段萌琦.政治心理学的中国研究:价值、基础与议题[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62-71.
[38] 张树华,等.勋章颁授与荣誉表彰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39] 谢伏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2019(5):4-22,204.
[4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1] 祝灵君.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6):34-39.
[42] 张树华.中国之治的价值蕴涵与世界贡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8-29(9).
[43] 唐皇凤.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与新时代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选择[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17,2.
[44] 姜淑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J].党的文献,2016(6):20-26.
[45] 桑玉成,等.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探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
[46] 杨光斌: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中国文明基体论的延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47] 刘书林.论新发展理念的理论视野与现实需要[J].政治学研究,2022(2):138-149,172.
[48] 沈壮海,段立国.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战略思想研究[J].东岳论丛,2017(6):12-22,2.
[49] 刘海霞,王宗礼.习近平生态思想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5(3):29-33.
[50] 冯维江,张宇燕.新时代国家安全学——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和理论逻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4):4-27,154-155.
[51] 李爱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本质、基本内涵与中国特色[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2):96-102.
[52] 蒯正明.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2):19-25.
[53] 景跃进,陈明明,肖滨.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54] 郭定平.政党中心的国家治理:中国的经验[J].政治学研究,2019(3):13-22,125.
[55] 唐皇凤,梁新芳.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构成要素、逻辑结构和优化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22.
[56] 李君如.正确认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关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5):11-14.
[57] 郑永年.中国的当下与未来:读懂我们的现实处境与30年大趋势[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58] 李文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新逻辑——从实验主义治理到设计主义治理[J].教学与研究,2019(2):59-71.
[59] 张博.论党的全面领导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关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1):178-185.
[60] 竹立家.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新特点[J].人民论坛,2018(23):20.
[61] 王长江.执政合法性、科学性与改革互动关系之探讨[J].党政研究,2018(4):12-18.
[62] 齐卫平.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的高度统一——新时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本质特征研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6):6-15.
[63] 吕永祥,王立峰.“纪委”与“监察委”合署办公的现实问题与解决路径——以政治系统论为分析视角[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15-122.
[64] 孙信.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论述[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7):14-19.
[65] 田改伟.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3):51-59.
[66] 柴宝勇,黎田.在“新型”与“传统”之间:影响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传统文化因素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9(5):82-89.
[67] 周淑真.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基于内涵要义、演进逻辑与结构关系的分析[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7):6-13.
[68] 曹海军.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J].政治学研究,2018(1):95-98.
[69] 王浦劬.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3):11-17.
[70] 徐湘林.“国家治理”的理论内涵[J].人民论坛,2014(10):31.
[71] 江必新.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光明日报,2013-11-15(1).
[72] 燕继荣.现代国家治理与制度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14(5):58-63.
[73] 何增科.理解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1):11-15.
[74] 郑言,李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2):5-12,171.
[75] 王绍光.国家治理与基础性国家能力[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10.
[76] 俞可平.国家治理体系的内涵本质[J].理论导报,2014(4):15-16.
[77] 许耀桐,刘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析[J].理论探索,2014(1):10-14,19.
[78] 黄科.运动式治理:基于国内研究文献的述评[J].中国行政管理,2013(10):107-112.
[79] 王浦劬,汤彬.当代中国治理的党政结构与功能机制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9(9):4-24,204.
[80] 燕继荣.协同治理:社会管理创新之道——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13(2):58-61.
[81] 周雪光.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个组织学的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82] 李振,鲁宇.中国的选择性分(集)权模式——以部门垂直管理化和行政审批权限改革为案例的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5(3):13-22,155.
[83] 周黎安.行政发包制[J].社会,2014(6):1-38.
[84] 俞可平.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可持续性(2000-2015)——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获奖项目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9(1):1-15,169.
[85] 朱旭峰,张友浪.地方政府创新经验推广的难点何在——公共政策创新扩散理论的研究评述[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4(17):63-77.
[86] 张园园,李萌欣.基层负担周期性发生的生成逻辑及其治理——以“黄宗羲定律”为观察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2020(6):151-159.
[87] 王向阳.国家治理转型与基层减负悖论——基于近年来基层治理实践的考察[J].理论与改革,2022(3):83-94.
[88] 任剑涛.奢侈的话语:“治理”的中国适用性问题[J].行政论坛,2021(2):5-18.
[89]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基础与发展[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7.
[90] 李欢,任锋.民主集中制与大一统国家的现代建构[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4):181-187.
[91] 严庆,平维彬.“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5):14-18.
[92] 肖存良.大一统:中国统一战线的文化基础[J].统一战线学研究,2017(5):35-43.
[93] 燕继荣.制度、政策与效能:国家治理探源——兼论中国制度优势及效能转化[J].政治学研究,2020(2):2-13,124.
[94] 陈明明.发展逻辑与政治学的再阐释:当代中国政府原理[J].政治学研究,2018(2):21-27.
[95] 杨光斌,乔哲青.论作为“中国模式”的民主集中制政体[J].政治学研究,2015(6):3-19.
[96] 路风,何鹏宇.举国体制与重大突破——以特殊机构执行和完成重大任务的历史经验及启示[J].管理世界,2021(7):1-18.
[97] 张树华.论新民主观与全面政治发展[J].政治学研究,2018(2):44-54,126.
[98] 燕继荣.反贫困与国家治理——中国“脱贫攻坚”的创新意义[J].管理世界,2020(4):209-220.
[99] 邓大才.关于国外反贫困政治学研究的研究[J].学习与探索,2021(1):49-59.
[100] 谢岳.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逻辑——兼论对西方福利国家理论的超越[J].中国社会科学,2020(10):4-25,204.
[101] 郁建兴,任杰.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与政策议程[J].政治学研究,2021(3):13-25,159-160.
[102] 张占斌,吴正海.共同富裕的发展逻辑、科学内涵与实践进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39-48.
[103] 薛澜,彭宗超,钟开斌,等.中国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探析[J].中国工程科学,2021(5):1-8.
[104] 景跃进.中国政治学的转型:分化与定位[J].政治学研究,2019(2):2-7.
[105] 张树华,等.民主化悖论:冷战后世界政治的困境与教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106] 杨光斌.一些西式民主化转型国家困境的深层原因及启示[J].红旗文稿,2014(13):13-16.
[107] 庞金友.国家极化与当代欧美民主政治危机[J].政治学研究,2019(3):44-56,126-127.
[108] 宋月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思想基础和实践遵循[J].国家治理,2021(Z6):7-11.
[109] 刘九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传统思想渊源[J].政治学研究,2021(4):18-26.
[110] 张君.全过程人民民主:新时代人民民主的新形态[J].政治学研究,2021(4):11-17.
[111] 王炳权.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J].当代中国与世界,2022(2):68-74,128.
[112] 张树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J].红旗文稿,2021(17):16-19.
[113] 程竹汝.人大制度内涵的充分展现构成全过程民主的实践基础[J].探索与争鸣,2020(12):24-26.
[114] 桑玉成.拓展全过程民主的发展空间[J].探索与争鸣,2020(12):9-12.
[115] 高奇琦,杜欢.智能文明与全过程民主的发展: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命题[J].社会科学,2020(5):25-35.
[116] 林尚立.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现代政治得以成长的基础——基于中国协商民主功能的考察[J].湖北社会科学,2015(7):16-22.
[117] 房宁.民主的中国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18] 王沪宁.当代西方政治学分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119] 刘伟.话语重构与我国政治学研究的转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70-179.
[120] 郑杭生.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社会学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11(2):27-34.
[121] 张桂林.逻辑要义、历史努力与认知前提: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学话语体系[J].政治学研究,2017(5):9-15.
[122] 徐勇,任路.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学科、学术与话语——以政治学恢复重建历程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21(2):165-182,207-208.
[123] 张师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现代建构[J].江淮论坛,2019(1):101-107,193.
[124] 郑慧.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J].政治学研究,2014(6):12-19.
[125] 张明军.制度绩效、主观设计与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构建[J].探索与争鸣,2017(12):45-50.
[126] 张岱年.张岱年选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7] 陈家刚.政治学研究中的中国经验[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5):4-13.
[128] 李海青.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型政党[J].江西社会科学,2018(2):5-11,254.
[129] 杨光斌.制度变迁中的政党中心主义[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6,31.
[130] [加]贝淡宁.贤能政治:为什么尚贤制比选举民主制更适合中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131] 杨光斌.超越自由民主:“治理民主”通论[J].国外社会科学,2013(4):9-18.
[132] 赵秀玲.“微自治”与中国基层民主治理[J].政治学研究,2014(5):51-60.
[133] 张树华.制度兴衰与道路成败:世界政治比较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
[134] 贺东航,孔繁斌.中国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政治势能——基于近20年农村林改政策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9(4):4-25,204.
[135] 史卫民.“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因素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36] 景跃进,张小劲,余逊达.理解中国政治:关键词的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37] 徐勇.中国家户制传统与农村发展道路——以俄国、印度的村社传统为参照[J].中国社会科学,2013(8):102-123,206-207.
[138] 林尚立.政治学在国家建设中的使命[J].政治学研究,2013(5):3-7.
[139] 王沪宁.行政生态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140] 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41] 王沪宁.美国反对美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142] 王浦劬,臧雷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本土化与国际化探讨——兼论中国政治学的建设和发展[J].行政论坛,2021(6):5-15.
[143] 赵汀阳.作为方法论的中国[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5-13.
[1] 徐乐乐. 劳动教育是什么?[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2): 114-122.
[2] 原超. “政治势能”视阈下新时代议事协调机构的制度逻辑及职能优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4): 41-50.
[3] 莫炳坤. 新时代社会平衡的辩证认识与实现机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6): 11-18.
[4] 张师伟. 政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论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5): 1-15.
[5] 武永江, 段少帅. 新时代导师语言艺术的育人功能及其培育策略[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5): 88-95.
[6] 邓军, 陈国华. 习近平“党内政治生活”概念源流与新时代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5): 28-33.
[7] 王钰鑫, 旷永青. 习近平新时代党建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理论意蕴[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5): 34-40.
[8] 张乾元, 朱倩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1-36.
[9] 潘瑾菁. 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7-41.
[10] 瞿久淞, 靳书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2-47.
[11] 王芸.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国家治理价值举要[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6): 50-55.
[12] 邓伯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语料库的建设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4): 1-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朱莉涛. 《茗洲吴氏家典》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8 -24 .
[2] 周良书, 郭文杰. 中共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与经验[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25 -30 .
[3] 邓世平. 乡村振兴:习近平对毛泽东农村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48 -54 .
[4] 储泽祥, 王艳. OV语序里状语、补语的一种作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76 -80 .
[5] 李健. 巴迪欧关于人的存在方式的研究——从激进政治哲学的角度谈起[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2): 37 -41 .
[6] 刘俊杰, 白雪冰. 珠江-西江经济带“四化”融合时空格局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2): 42 -50 .
[7] 吴大顺. 曹操“拟乐府”与建安风骨的发生[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2): 77 -83 .
[8] 包大为. 作为危机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三个问题向度[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1): 23 -28 .
[9] 李晓乐. 新中国国家治理模式嬗变的历史逻辑[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1): 43 -48 .
[10] 李坤凤. 内在驱动·实践强化·信仰提升   ——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三重机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1): 56 -60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