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Vol. 54 ›› Issue (2): 105-111.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8.02.015
王卓玉1, 樊瑞净2
WANG Zhuo-yu1,FAN Rui-jing2
摘要: 随着STEM教育在美国直至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对于实施STEM教育的教师来说,如何为其提供一个形象立体的知识结构,帮助教师梳理知识框架便成为了首要难题。TPACK作为技术环境下教师的新型知识结构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思路。STEM教师TPCK结构具有典型的系统化、发展性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特征,该知识结构包含三个维度七个层面,具体内容为技术知识(技术本身的知识、技术使用的知识)、教学法知识(STEM教学知识、STEM课程知识和STEM学习者知识)和内容知识(理科和工程技术知识、艺术和社会科学知识)。
中图分类号:
[1] PCAST. Prepare and Inspire: K-12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 (STEM) Education for America’s Future[R]. Washington D.C., 201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922/06/6167944_237504129.shtml. [3] Mishra P, Koehler M.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 Framework for Teacher Knowledge [J]. The Teacher College Record, 2006, 108(6): 1017-1054. [4] 张宝辉,张静.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新视点——访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马修·凯勒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3(2):4-11. [5] Harris J,Hofer M, Blanchard M,et al. "Grounde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structional Planning Using Curriculum-Based Activity Type Taxonomies [J]. Journal of Technology & Teacher Education, 2010, 18(4):573-605. [6] 王济军,陈磊,李晓庆,谢非,杨继琼,曹培杰. TPACK视域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5):118-123. [7] 李海峰. TPACK框架下的教师专业素养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3,23(5):25-30. [8] 赵慧臣,陆晓婷,马悦.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企业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协同开展STEM教育——美国《印第安纳州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行动计划》的启示[J]. 电化教育研究,2017,38(4):115-121. [9] 余胜泉,胡翔. 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 开放教育研究,2015,21(4):13-22. [10] 丁杰,蔡苏,江丰光,余胜泉. 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创新与跨学科研究——第二届STEM国际教育大会述评[J]. 开放教育研究,2013,19(2):41-48. [11] 傅骞,刘鹏飞. 从验证到创造——中小学STEM教育应用模式研究[J/OL]. 中国电化教育,2016(4):71-78+105. [12] 袁磊,赵玉婷. 小学女生在STEM教育中的学习差异及对策研究[J/OL]. 中国电化教育,2017(6):73-79. |
[1] | 谢登斌, 段苏颖, 谢婷.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合理流动运行机制及实践规制的建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1): 87-94. |
[2] | 武永江, 段少帅. 新时代导师语言艺术的育人功能及其培育策略[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5): 88-95. |
[3] | 姜添辉. 评论同类型主义:新自由主义构成的制度化脉络以及教师专业实践坐标[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4): 66-74. |
[4] | 杜伟珊. 开放大学教师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控制感和工作不安全感的多重中介效应[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4): 92-100. |
[5] | 谢登斌, 沈燚佳. 新型城镇化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合理流动的张力[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2): 98-104. |
[6] | 杨鑫. 教师实践知识生成的行动-反思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2): 112-120. |
[7] | 王彦. “教育之形”与“教育之意”——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形”“意”之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3): 93-97. |
[8] | 郑振锋. 民族地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多元支持体系的构建——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3): 116-121. |
[9] | 蒲雯, 刘妍. 论民族地区教师的跨文化教育使命及其核心素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2): 109-114. |
[10] | 黄海波. 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科学化——以高校内部的平衡发展为中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2): 115-120.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