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Vol. 55 ›› Issue (4): 108-118.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9.04.014

• 语言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壮语德靖土语近指指示词的演变——基于语言接触的视角

吕嵩崧   

  1. 百色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 出版日期:2019-07-25 发布日期:2019-07-25
  • 作者简介:吕嵩崧(1972- ),男,广西靖西人,百色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壮侗语、广西汉语方言。
  • 基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功能-类型学取向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14ZDB098),“中国境内语言语法化词库建设”(15ZDB100);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语言接触视野下的南部壮语语法研究”(13BYY144);广西第十九批“十百千人才工程”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Evolution of Proximal Demonstratives in Dejing Dialect of Zhuang Language ——A Perspective Based on Linguistic Contact

LV Song-song   

  1.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Media, Baise University, Baise 533000, China
  • Online:2019-07-25 Published:2019-07-25

摘要: 壮语德靖土语近指指示词kei5是从平话借入的“个”,从固有词ni4虚化的ni0仍具有近指指示词功能。文章讨论了ni0的语法化及其与另两个近指指示词kei5和tən4功能的差异及成因,认为kei5的借入及与此相关的演变属接触引发的演变。

关键词: 德靖土语, 近指指示词, 语言接触, 语法化

Abstract: The paper holds that the proximal demonstrative Kei5 in Dejing dialect of Zhuang language is borrowed from “ge” in Pinghua. The grammaticalized “ni0”, drawn from the inherent word “ni4”, bears the same function as proximal demonstrative does.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ni0”, and the differences in function and the reasons behind with regard to two proximal demonstratives “kei5” and “tən4” are analyz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borrowing of “kei5” and its related evolution are triggered by linguistic contact.

Key words: Dejing dialect, proximal demonstrative, language contact, grammatic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 

  • H218
[1] 张元生,覃晓航.现代壮汉语比较语法[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2] 韦庆稳.壮语语法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
[3] 储泽祥,邓云华.指示代词的类型和共性[J].当代语言学,2003(4).
[4] 田铁.侗语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的功能特点[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7).
[5] Yongxian Luo.Zhuang.In The Tal(Kadal Languages[C]// Jerold A.Edmondson,Yongxian Luo(eds.),Anthony Van Nostrand Diller. London:Routledge,2008.
[6] 韦景云,何霜,罗永现.燕齐壮语参考语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 覃海恋.武鸣壮语语法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文学院,2009.
[8] 陆天桥.侗台语指示词的语音交替及句法特征[J].民族语文,2013(3).
[9] 覃凤余.壮语方言源于指示词的后置定语标记——兼论数词“一”的来源[J].民族语文,2013(6).
[10] 黄慧.广西北部壮语指示词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5.
[11] 薄文泽.泰语的指示词——兼谈侗台语指示词的调查与定性[J].民族语文,2006(6).
[12] 张均如,梁敏,欧阳觉亚,郑贻青,李旭练,谢建猷.壮语方言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
[13] 梁敏.侗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14] 王均,郑国乔.仫佬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15] 张均如.水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16] 梁敏.毛南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17] 欧阳觉亚,郑贻青.黎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18] 贺嘉善.仡佬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19] 刘宝元.汉瑶词典(拉咖语)[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
[20] 梁敏,张均如.标话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1] 周耀文,罗美珍.傣语方言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2] 覃国生,谢英.老挝语—壮语共时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3] 郑贻青.靖西壮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96.
[24] 黄阳.靖西壮语语法[D].南宁:广西大学文学院,2010.
[25] 吕嵩崧.靖西壮语语法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4.
[26] 喻翠容,罗美珍.傣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27] 甘于恩.广东四邑方言语法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文学院,2002.
[28] 徐荣.广西北流粤方言语法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文学院,2008.
[29] 韦玉丽.广西蒙山粤语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
[30] 陈曦.贵港话语法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文学院,2017.
[31] 滕祖爱.南宁市与桂平市粤方言比较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8.
[32] 钟武媚.粤语玉林话语法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文学院,2011.
[33] 李海珍.广西犀牛脚海獭话比较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文学院,2012.
[34] 余瑾,等.广西平话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35] [德]Bernd Heine,Tania Kuteva.语法化的世界词库[M].龙海平,谷峰,肖小平,译;洪波,谷峰,注释.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36] 吕叔湘,江蓝生.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37] 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8] 张振兴.关于“渠”和“個”[J].中国方言学报,2017.
[39] 王健.睢宁话中“个”的读音和用法[J].方言,2007(1).
[40] 林素娥.早期吴语指示词“个”——兼议吴语中性指示词的来源[J].方言,2018(2).
[41] 张均如.广西平话对当地壮侗语族语言的影响[J].民族语文,1988(3).
[42] 梁敏,张均如.广西平话概论[J].方言,1999(1).
[43] 蓝庆元.壮汉同源词借词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44] Diessel,Holger.Demonstratives:Form,Function,and Grammaticalization[M].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
[45] 陈玉洁.汉语指示词的类型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6] 吴福祥.语义复制的两种模式[J].民族语文,2013(4).
[47] 吴福祥.语言接触与语义复制——关于接触引发的语义演变[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48] 吴福祥.关于接触引发的演变[J].民族语文,2007(2).
[1] 冯冬梅, 宗守云. 博白永安地老话多功能语法成分“掉”及其演化历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5): 87-93.
[2] 龙国富. 北京话儿尾结构历时演变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4): 42-4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陈延斌, 王伟. 传统家礼文献整理、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评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 -10 .
[2] 李冰, 陈姝瑾. 《郑氏家仪》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1 -17 .
[3] 张乾元, 朱倩倩.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31 -36 .
[4] 李潇. 完善我国人格权立法的再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55 -60 .
[5] 赛铮. 论保险公司破产是偏颇性清偿行为撤销之例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61 -66 .
[6] 温锁林. 汉语中的非量化名词[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67 -75 .
[7] 贾君芳, 何洪峰. 终点类介词的发展及其语义多义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81 -88 .
[8] 熊素玲. 论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3): 126 -130 .
[9] 陈民镇. 清华简伊尹诸篇与商汤居地及伐桀路线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2): 1 -11 .
[10] 谭培文, 吴全兰. 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问题研究——以广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54(2): 24 -30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