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Vol. 55 ›› Issue (4): 108-118.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19.04.014
吕嵩崧
LV Song-song
摘要: 壮语德靖土语近指指示词kei5是从平话借入的“个”,从固有词ni4虚化的ni0仍具有近指指示词功能。文章讨论了ni0的语法化及其与另两个近指指示词kei5和tən4功能的差异及成因,认为kei5的借入及与此相关的演变属接触引发的演变。
中图分类号:
[1] 张元生,覃晓航.现代壮汉语比较语法[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2] 韦庆稳.壮语语法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 [3] 储泽祥,邓云华.指示代词的类型和共性[J].当代语言学,2003(4). [4] 田铁.侗语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的功能特点[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7(7). [5] Yongxian Luo.Zhuang.In The Tal(Kadal Languages[C]// Jerold A.Edmondson,Yongxian Luo(eds.),Anthony Van Nostrand Diller. London:Routledge,2008. [6] 韦景云,何霜,罗永现.燕齐壮语参考语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 覃海恋.武鸣壮语语法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文学院,2009. [8] 陆天桥.侗台语指示词的语音交替及句法特征[J].民族语文,2013(3). [9] 覃凤余.壮语方言源于指示词的后置定语标记——兼论数词“一”的来源[J].民族语文,2013(6). [10] 黄慧.广西北部壮语指示词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5. [11] 薄文泽.泰语的指示词——兼谈侗台语指示词的调查与定性[J].民族语文,2006(6). [12] 张均如,梁敏,欧阳觉亚,郑贻青,李旭练,谢建猷.壮语方言研究[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 [13] 梁敏.侗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14] 王均,郑国乔.仫佬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15] 张均如.水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16] 梁敏.毛南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17] 欧阳觉亚,郑贻青.黎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18] 贺嘉善.仡佬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19] 刘宝元.汉瑶词典(拉咖语)[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 [20] 梁敏,张均如.标话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1] 周耀文,罗美珍.傣语方言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2] 覃国生,谢英.老挝语—壮语共时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3] 郑贻青.靖西壮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96. [24] 黄阳.靖西壮语语法[D].南宁:广西大学文学院,2010. [25] 吕嵩崧.靖西壮语语法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14. [26] 喻翠容,罗美珍.傣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0. [27] 甘于恩.广东四邑方言语法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文学院,2002. [28] 徐荣.广西北流粤方言语法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文学院,2008. [29] 韦玉丽.广西蒙山粤语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 [30] 陈曦.贵港话语法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文学院,2017. [31] 滕祖爱.南宁市与桂平市粤方言比较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8. [32] 钟武媚.粤语玉林话语法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文学院,2011. [33] 李海珍.广西犀牛脚海獭话比较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文学院,2012. [34] 余瑾,等.广西平话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35] [德]Bernd Heine,Tania Kuteva.语法化的世界词库[M].龙海平,谷峰,肖小平,译;洪波,谷峰,注释.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36] 吕叔湘,江蓝生.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37] 冯春田.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8] 张振兴.关于“渠”和“個”[J].中国方言学报,2017. [39] 王健.睢宁话中“个”的读音和用法[J].方言,2007(1). [40] 林素娥.早期吴语指示词“个”——兼议吴语中性指示词的来源[J].方言,2018(2). [41] 张均如.广西平话对当地壮侗语族语言的影响[J].民族语文,1988(3). [42] 梁敏,张均如.广西平话概论[J].方言,1999(1). [43] 蓝庆元.壮汉同源词借词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44] Diessel,Holger.Demonstratives:Form,Function,and Grammaticalization[M].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 [45] 陈玉洁.汉语指示词的类型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6] 吴福祥.语义复制的两种模式[J].民族语文,2013(4). [47] 吴福祥.语言接触与语义复制——关于接触引发的语义演变[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48] 吴福祥.关于接触引发的演变[J].民族语文,2007(2). |
[1] | 冯冬梅, 宗守云. 博白永安地老话多功能语法成分“掉”及其演化历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5): 87-93. |
[2] | 龙国富. 北京话儿尾结构历时演变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4): 42-48.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