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3, Vol. 59 ›› Issue (5): 64-73.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3.05.007

• 教育科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课标引领下的教研活动:方向、路径与模式——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的政策文本分析

张鸿儒   

  1.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 收稿日期:2023-01-08 出版日期:2023-09-15 发布日期:2023-10-08
  • 作者简介:张鸿儒(1997—),女,陕西安康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学认识论,教研活动机制。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Guided by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Direction, Path, and Mode —Policy Text Analysis Based on Compulsory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s (2022)

ZHANG Hong-ru   

  1. Faculty of Educatio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China
  • Received:2023-01-08 Online:2023-09-15 Published:2023-10-08

摘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明确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活动的要求和建议,凸显了教研的支撑保障作用。教研工作的顶层设计体现了教研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将学校教研、区域教研和区域教师培训机构有机地联合,并强调了教研系统与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资源整合,从不同发力点共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区域教研要提高教研工作站位和统筹教研工作格局;校本教研方式要从强制到吸引、教研主题从抽象到具体、技术支持从网络教研走向“互联网+教研”;同时要加强对培训者的培训,集合各方力量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关键词: 教研, 教师培训, 课程标准, 新课标, 义务教育课程

Abstract: The requirements and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re clearly put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s (2022), which fully highlights the supporting and guaranteeing rol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 top-level desig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reflects its systematic and hierarchical nature, organically integrates school teaching and research, region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regional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emphasizes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between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system and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us jointly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quality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Region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should improve its positioning and coordinate the pattern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work. School-based mode should change from compulsion to attraction, the theme should shift from abstract to specific, and the technical support should ascend from network pattern to “Internet plus teaching and research”. Meanwhil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trainers and gather all forces to build a community fo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cher training, curriculum standards,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compulsory education curriculum

中图分类号:  G42

[1]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219.
[2] 刘月霞.质量大计,教研为先[J].人民教育,2019(21):13-17.
[3] 龙安邦,余文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方案变革70年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教育学刊,2019(10):28-35.
[4] 车丽娜.教师课程责任的旁落与回归[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28-133.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 王宁.教育政策:主体性价值分析力量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16.
[7] 漆涛,胡惠闵.基础教育教研职能变迁70年的回顾与反思——兼论教学研究的概念演化[J].课程·教材·教法,2019(9):79-87.
[8] 丛立新.中国基础教育三级教研组织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1(9):5-27.
[9] 尹桂荣.新中国基础教育教研制度的历史演变与现实追求[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34.
[10] 胡小勇,易锡添.新冠疫情影响中小学在线教研的发展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69-77.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俄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3.
[12] 刘莹,何成刚.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历史贡献、困难挑战与思路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3):24-28.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7.
[14] 沈伟.中国大陆教研员的制度演变与身份建构[M].北京: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9.
[15] 王会莉.悬浮的连接者:职教教研员身份认同的困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11):23-29.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97.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33.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9.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78.
[20] 任学宝.教研的转型方向与使命[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4):15-19.
[21] 黄迪皋. 从外推走向内生——新中国中小学教研制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185.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78.
[23] 斯苗儿.小学数学“三段十步”改课的教研范式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20(9):81-87.
[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62.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74.
[26] 董洪亮.基于证据的教研转向——基本概念问题的初步讨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5):108-115.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5.
[28] 朱慕菊.论网络教研[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5):4-5.
[29] 胡小勇,徐欢云.“互联网+教研”形态研究:内涵、特征与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20(2):10-16,31.
[30] 吴飞.教师培训者培训需求调研、问题聚焦与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1):57-59,83.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8.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22.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76.
[34]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校本教研制度实施中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课题组.全国校本教研实施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7(1):31-36.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0.
[36] 程介明.教研:中国教育的宝藏[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5):1-11.
[37] 习近平.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并访问欧洲四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时的演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45.
[38] 刘月霞.追根溯源:“教研”源于中国本土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5):85-98.
[39] 李建军,苗昕,张玉亮.以学术话语讲好中国故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7.
[40] 乔纳森·波特, 玛格丽特·韦斯雷尔.话语和社会心理学:超越态度与行为[M].肖文明,吴新利,张擘,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9.
[1] 王佩, 黄友初.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应然指向与实施建议[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5): 57-63.
[2] 王卉, 周序.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意义及其实现——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的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3): 85-91.
[3] 刘景超, 刘丽群. 以学科实践落实学科育人:内涵剖析与逻辑理路——基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3): 92-101.
[4] 胡小勇, 易锡添. 新冠疫情影响中小学在线教研的发展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5): 69-77.
[5] 叶宝林. 开放大学教师教研共同体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5): 97-104.
[6] 蒋士会, 郑会敏. 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本教研机制创新的探索——基于广西永福县中小学校本教研现状的调查[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3(5): 108-11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任剑涛. 他者之资:比较视野中的“中国式现代化”[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3): 1 -15 .
[2] 陈新夏. 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哲学基础[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4): 1 -8 .
[3] 庞金友, 陈梦雪. 智能入场与民主之殇:人工智能时代民主政治的风险与挑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4): 9 -20 .
[4] 狄金华, 黄倩. 区域层级化与基层官员激励空间拓展——基于香县田野调查的思考[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4): 21 -33 .
[5] 魏程琳. 街头官僚与韧性城市建设——群众工作的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4): 34 -45 .
[6] 戴思源, 李珍珍. 人工智能素养的提升会增加个人的信息隐私忧虑吗?——基于保护意识和技术信任的中介效应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4): 46 -57 .
[7] 岳伟, 苏灵敏. 学会学习:智能时代学习方式变革的本质透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4): 58 -67 .
[8] 许锋华, 胡先锦.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个性化学习:意蕴、机制与路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4): 68 -79 .
[9] 王小刚, 葛海杉.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面板变点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4): 80 -96 .
[10] 杨志远, 徐昊. 全球价值链位置、劳动力技能差别与劳动者收入差距[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9(4): 97 -109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