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Vol. 60 ›› Issue (4): 133-142.doi: 10.16088/j.issn.1001-6597.2024.04.012
• 人文新探 • 上一篇
郑君雷
ZHENG Jun-lei
摘要: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古代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节点。秦汉时期“文化、主体人群、疆域”三位一体的文明新构造得以形成,文化、主体人群和疆域这三重因子在相互牵动中确立了“大一统”的社会格局。随着秦汉文化向边远地区的大规模扩展,初具国家和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人群不断壮大,幅员辽阔的王朝疆域藉此得到巩固,汉民族就此成型。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明新构造强化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奠定了中国文化结构、中华民族结构和中国疆域版图的基础格局,在考古学上具有很大阐释空间。
中图分类号: C951;K232;K871.41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白云翔,顾智界.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纪要[J].考古,1992(6): 526-549. [3] 林沄.中国考古学中“古国”“方国”“王国”的理论与方法问题[J].中原文化,2016(2):5-12. [4] 张忠培.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文明[J].考古与文物,2001(1):35-39. [5] 王巍.中国古代国家形成论纲[C]//韩国河,张松林.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 王巍.重建过去:探源工程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J].探索与争鸣,2023(6):49,177-178. [7] 李伯谦.从中国文明化历程研究看国家起源的若干理论问题[J].中原文化研究,2016(1):5-9. [8] 刘庆柱.汉长安城考古与汉代考古学[C]//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汉长安城考古与汉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9] 李伯谦.中国古代文明化历程的启示[N].人民日报,2015-03-06(7). [10] 王子今.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与历史地位[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4):42-48. [11] 白云翔.秦汉考古的主要课题及其展望[C]//白云翔.秦汉考古与秦汉文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 [12] 陈立柱,陈希红.“文明起源”史观之意味:“中西马”视角的考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16-28. [13] 林剑鸣,余华青,周开游,等.秦汉社会文明[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14] [美]张光直.商文明[M].张良仁,岳红彬,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15] 田昌五,臧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16] 滕铭予.秦文化:从封国到帝国的考古学观察[M].西安:学苑出版社,2003. [17] 王学理,尚志儒,呼林贵,等.秦物质文化史[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18] 俞伟超.考古学中的汉文化问题[C]//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19] 俞伟超.汉代诸侯王与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兼论“周制”、“汉制”与“晋制”的三阶段性[C]//中国考古学会.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20] 赵化成.汉代“横葬制墓”的起源与发展[C]//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等.古代文明(第15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 [21] 考古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22] 许倬云.汉代农业——中国农业经济的起源及特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3] 白云翔.从北京大葆台汉墓论汉代物质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C]//白云翔.秦汉考古与秦汉文明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 [24] 梁启超.中国史叙论[C]//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8. [25]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6] 刘尚慈.春秋公羊传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7] 左丘明.左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8] 林沄.“燕亳”和“燕亳邦”小议[J].史学集刊,1994(2):56-59. [29]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30] 罗志田.先秦的五服制与古代的天下中国观[C]//罗志田.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 [31] 陈连开.中国·华夷·蕃汉·中华·中华民族[C]//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32] 范文澜.试论中国自秦汉时成为统一国家的原因[J].历史研究,1954(3):15-25. [33] 张越.范文澜与“汉民族形成问题争论”[J].中国社会科学,2020(7):183-203,208. [34] 陈连开.中华民族研究初探[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 [35] 晁福林.从“氏族之人”到“编户齐民”——试论先秦时期社会成员身份的变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1-7. [36] 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7]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孙家寨汉晋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38] 贵州省博物馆考古组,贵州省赫章县文化馆.赫章可乐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86(2):199-251,275-282. [39] 陈连庆.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40]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1]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C]//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42] 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秦汉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4]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5] 张勇.云贵高原汉墓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 [46] 侯旭东.奠基时代:秦汉[M]//甘阳,侯旭东.新雅中国史八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 [47] 吴礽骧.河西汉塞[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48] 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卷[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49] 郑君雷.考古学上的岭南汉代盐官和圃羞官[C]//郑君雷.边疆考古学与民族史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50] 周世荣.长沙出土西汉印章及其问题研究[J].考古,1978(4):271-279. [51]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写作小组.广西合浦西汉木椁墓[M].考古,1972(5):20-30,68-71. [52] 郑君雷.辽宁锦县昌盛石椁墓与辽东属国[C]//郑君雷.边疆考古与民族史续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53]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宁夏考古组, 同心县文物管理所.宁夏同心县倒墩子匈奴墓地[J].考古学报,1988(3):333-356,377-388. [54]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民乐八卦营——汉代墓群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5] 张勇.汉代西南属国考古学文化变迁及相关问题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177-123,160. [56] 李零.我们的中国(第一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57] 白云翔.“环黄海之路”的提出及其要义[C]//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海岱丝语——“一带一路”与山东研讨会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2020. [58] 郑君雷.西汉边远地区汉文化的形成模式[C]//郑君雷.边疆考古与民族史续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59] 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0] 段金生.思想、实践、制度: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话语体系构建——读《清代国家统一史》[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23(4):1-13,217. [6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2] 方铁.中华文明演进史构想[J].中国边疆学,2021(1):127-140. [63] 王子今.秦汉边政的方位形势:“北边”“南边”“西边”“西北边”[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144-151. [64] 谷苞.匈奴游牧社会的历史地位[C]//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65] 郑君雷.边远地区融入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考古学论纲[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3):60-78,172-173. [66] 王子今.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与历史地位[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4):42-48. [67] 王子今.秦“南征百越”与“尉屠睢”“监禄”事迹的世界史意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155-164. [68] 林剑鸣.秦汉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69] 刘庆柱.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裂特点的考古学阐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9(12):4-27,199. |
[1] | 王敏光, 金雨.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探赜[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4): 9-17. |
[2] | 吴宏政.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新文化生命体建构[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1-9. |
[3] | 付文军. “资本创造文化”论题的学理阐释[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60(3): 10-19. |
[4] | 石培华, 王屹君, 李中. 元宇宙在文旅领域的应用前景、主要场景、风险挑战、模式路径与对策措施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58(4): 98-116. |
[5] | 石培华, 翟燕霞. 文旅融合视野下文物保护利用与创新路径研究——以黄河流域为例[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57(4): 114-128. |
[6] | 叶宝林. 开放大学教师教研共同体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5): 97-104. |
[7] | 陈咏媛, 韦庆旺. 流动性社会下文化自信的心理建设进路[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4): 117-132. |
[8] | 霍巍. 神兽西来:丝绸之路上的天马和翼兽[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56(1): 103-112. |
[9] | 孙邦金,边春慧.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功能再生与制度探索[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6): 54-62. |
[10] | 张立达,唐诗茹. 弹幕文化自由困境的哲学反思[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5): 53-58. |
[11] | 国建文,苏德. 跨文化场景调查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及其解决——基于文化敏感性的视角[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4): 75-82. |
[12] | 易连云, 龙红霞. “自由”的向度及其超越——东西方文化中“自由”意义的分殊与当代学校德育审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3): 102-109. |
[13] | 王兆胜. 林语堂对五四新文化的贡献[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2): 1-9. |
[14] | 樊秀丽, 王正阳. “生活教育”视野下的文化融合教育机理——基于北京市随迁子女学校教育的田野研究[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2): 83-92. |
[15] | 余欣欣, 姚璎珊, 韦佳玘. 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校园文化建设在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55(2): 93-100. |
|
版权所有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地址:广西桂林市三里店育才路15号 邮编:541004 电话:0773-5857325 E-mail: xbgj@mailbox.gxn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